浴兰抽丝逢谷雨。
邻家忙杀蚕桑妇。
粉箨新篁解满坞。
绿堪谱。
焙茶石灶香生户。
血染杜鹃红欲吐。
酒筒茗碗抽书赌。
麦荐尝新初夏序。
看渔父。
斜阳小港横施罟。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多写生活琐事、自然风光和男女情爱,风格清新自然,婉约细腻,情感真挚动人,语言优美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浴兰抽丝逢谷雨(沐浴于春天的气息中,抽丝般地迎来春天的雨露)。
注释:谷雨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公历4月20日左右。这个时期天气转暖,春雨增多,大地开始复苏,万物生长。“浴兰”指的是洗浴,古人认为兰草具有净化空气、驱除邪气的作用,所以用“浴兰”来比喻春天的来临。“抽丝”则形容春天的气息如丝般柔顺,逐渐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逢谷雨”则表示在这个节气期间,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象征着春天的丰收。邻家忙杀蚕桑妇(隔壁人家的妇女们忙着养蚕缫丝)。
注释:蚕桑是中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这里的“忙杀”意味着非常忙碌,甚至有些过度。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蚕桑业的重视,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粉箨新篁解满坞(竹林中新生的竹笋破土而出,填满了整个山坞)。
注释:“粉箨”指的是竹笋外层的白色嫩皮,“粉箨新篁”即新的竹笋。“解”表示冲破、冒出的意思。“满坞”表示竹林茂盛,覆盖了整个山坞。这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景象。绿堪谱(绿意盎然,可以谱成歌曲)。
注释:这里的“绿堪谱”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深深的喜爱和赞美,认为绿意如此之盛,足以谱成一曲美妙的歌曲。这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焙茶石灶香生户(用石砌的炉灶焙制着茶叶,散发出阵阵香气)。
注释:“焙茶”指的是将茶叶放入火中烘焙的过程。“石灶”即用石头砌成的炉灶。“香生户”表示炉灶散发出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家中。这描绘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庭场景,体现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血染杜鹃红欲吐(杜鹃花被鲜血染得如同初绽的花朵,仿佛要吐出芬芳)。
注释:杜鹃花以其艳丽的色彩和独特的姿态著称于世,常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这里的“血染”形象地描绘了杜鹃花的美丽与哀愁交织的景象。“红欲吐”则进一步强调了杜鹃花盛开时的艳丽与娇媚。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美景的深切感悟和独特见解。酒筒茗碗抽书赌(用酒筒和茶杯来饮酒下棋,互相赌输赢)。
注释:这里的“酒筒”可能是指一种用于盛放酒的器具,而“茗碗”则指用来喝茶的陶瓷器皿。“抽书赌”则可能是一种饮酒游戏,其中一本书作为赌注,双方轮流抽取并猜测书中的内容。这描绘了一种轻松愉快的社交场景,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乐趣的追求和珍视。麦荐尝新初夏序(品尝新麦的味道,感受夏天的序曲)。
注释:“麦荐”指的是将新收的麦子晒干后制成的面粉或其他食品。“尝新”表示尝试新的食物或体验新的事物。“初夏序”则指夏天刚开始的阶段,暗示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这两句诗通过对食物和季节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看渔父(观看那些捕鱼的渔夫)。
注释:“渔父”在这里指的是那些从事捕鱼活动的渔民。他们通常是乡村社会中勤劳朴实的代表,也是作者观察和思考的对象。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渔夫的生活状态和劳作场景,展示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斜阳小港横施罟(夕阳西下时,渔民们在小港里横着撒网捕鱼)。
注释:“斜阳”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象。“小港”指的是狭窄的水道或港口。“施罟”则是指撒网捕鱼的行为。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夕阳下渔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执着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渔家傲》以四季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的“浴兰”、“逢谷雨”、“邻家”、“粉箨”等意象,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同时,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意象,使得整首诗歌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读来令人陶醉。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为我们理解宋代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