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样年华看又半。
药畦兰砌频浇灌。
一夜涨添春水岸。
持竿便。
鱼儿钓得杨枝贯。
远近花香携榼看。
踏青有约年年惯。
沉醉归来斜照晚。
闲庭院。
睡浓只觉人情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此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考核情感态度分析。
“渔家傲·其二 十二月山家词,和钱舍人葆酚、董孝廉苍水”是这首词的上片,从“锦样年华看又半”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锦样年华”写出了作者对春景的喜爱,“看又半”表明时间已经过了一半,可见春天已经到来很长时间了。
“药畦兰砌频浇灌”中“药畦”、“兰砌”都是写花草,“频浇灌”表现出诗人的细心和耐心。
“一夜涨添春水岸”是说春天来临时,江水上涨,把岸边都淹没了,这既是写实,也是诗人的想象,写出了春天来时江水涨满的景象。
“持竿便。鱼儿钓得杨枝贯”意思是:拿起竹竿钓鱼就钓到鱼了,用杨枝作为鱼钩,可见诗人的机智和聪明。
“远近花香携榼看”是说春天来了,到处弥漫着花香,可以带着酒壶欣赏。
“踏青有约年年惯”是说每年春天都有去踏青的习惯。
“沉醉归来斜照晚”是说自己在游玩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但是还沉醉于游玩之中,不愿回家。
“闲庭院。睡浓只觉人情懒”意思是:在闲庭静院中,因为太累而睡觉,只感觉人的情致变得慵懒了。
【答案】
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药畦兰花的砌石都被春水浸湿了。
一夜之间,江边被涨满了春水。
我拿着竹竿去钓鱼,很快就钓到一条鱼了,用杨枝当作鱼钩。
远近飘散的花香让人忍不住想要举杯品尝,我们可以一边赏花一边喝酒。
每年春天都会去踏青,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沉醉于游玩之中直到夕阳西下才回家。
悠闲地漫步于庭院之中,却因为过度的疲劳导致心情变得慵懒。
赏析一:
这首《渔家傲》写于作者任福建提点刑狱公事兼管汀州路安抚司的任期内,当时正逢冬末春初的季节。作者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词的上片开头两句,“锦样年华看又半”,直接点明了季节特征。“锦样年华”形容春日的美好,“看又半”则表示春天即将过去一半。这两句既写出了时间的推移,又表现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接下来两句“药畦兰砌频浇灌”,“药畦”是指种药的地方,“兰砌”是指种花的地方。这里通过“频浇灌”三字写出了作者对这些花草的精心照料,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珍爱之情。“一夜涨添春水岸”一句,则是通过对春水上涨的情景描写,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持竿便。鱼儿钓得杨枝贯”,这句的意思是:拿起竹竿去钓鱼就能钓到鱼,用杨枝当作鱼钩。这两句既写出了垂钓的乐趣,也表现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接下来两句“远近花香携榼看”,通过描写花香四溢的美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踏青有约年年惯”一句则表明了自己每年都有去踏青的习惯。“醉归来斜照晚”一句,则是通过描绘作者醉归的情景,展现了他与朋友相聚的快乐时光。最后两句“闲庭院。睡浓只觉人情懒”,通过描写自己悠闲地在庭院中漫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忙碌生活的疲惫感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追求自由。
赏析二:
此词为和韵之作。词的上片首句“锦样年华看复半”,即写春色已老之叹;次句“药畦兰砌频浇灌”则写春意盎然之意。三、四句“一夜涨添春水岸”及以下诸句,皆承上启下,写春风荡漾之景:“持竿便。”鱼游碧波之间,“鱼儿钓得杨枝贯。”“杨枝”即杨叶作钩,古人钓鱼多用柳条或杨枝。此句谓:手执钓竿便有鱼儿上钩。“远近花香携榼看”,则由水中之鱼引出岸上之香。“携榼”,谓手提酒壶。这两句即言春水涨时可携带美酒共饮矣。“踏青有约年年惯”即言每年春天都要去踏青。“沉醉归来斜照晚”,则言醉后归来天色已晚。这三句写游春之后之情景,实亦见出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及游春之乐。结尾三句“闲庭院。睡浓只觉人情懒”是说:在闲庭静院中,因为太累而睡觉,只感觉人的情致变得慵懒了。整首词写景叙事,抒情达意,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宋词的豪放特色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