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名场再得庐,升庭三叹有遗珠。
文章未许窥鸾掖,慷慨曾经问狗屠。
咒水黄巾纷寇盗,扶风绛帐罢生徒。
城防溃后乡团散,愁绝南飞绕树乌。
这首诗是诗人在壬午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写的。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出手名场再得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曾经在名利场上奋斗过,但现在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屋,过上了平静的生活。这里的“手”指的是“出手”,也就是开始做某件事情的意思;“名场”则是名利场的简称,指的是竞争激烈的环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奋斗经历的回忆,也暗示了他对于现在生活的满足和满足感。
“升庭三叹有遗珠”,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官场上的经历,感叹自己曾经有机会成为官员,但是却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这里的“升庭”指的是进入官场,“三叹”则表示反复叹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曾经有机会但没有把握住的遗憾和惋惜。
“文章未许窥鸾掖”,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认为自己的文章还没有达到能够窥探皇宫的程度,也就是说,他的文学造诣还不够高。这里的“文章”指的是自己的作品;“窥鸾掖”则是形容自己想要进入皇宫,但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谦虚和自谦。
“慷慨曾经问狗屠”,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曾经因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而感到自豪,甚至于会去请教那些没有名气的人,就像狗屠一样。这里的“慷慨”表示诗人的豪情壮志;“狗屠”则是指那些地位低下、生活艰辛的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去豪情壮志的回忆,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咒水黄巾纷寇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回忆了自己曾经参与过的反抗黄巾军的斗争。这里的“咒水”表示诗人对黄巾军的诅咒;“黄巾”则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的标志之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那段历史的怀念和对那个时代的感慨。
“扶风绛帐罢生徒”,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回忆起自己在书院里的学习经历,以及那些曾经与他一起学习的人。这里的“扶风”指的是地名,可能是他曾经居住或学习的地方;“绛帐”则是指古代书院中的读书环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学习的感慨和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城防溃后乡团散”,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城市防御崩溃之后,当地的乡团解散了。这里的“城防”指的是城市的防御工事;“乡团”则是指农村地区的自卫组织。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和社会恢复的期盼和对未来的乐观。
“愁绝南飞绕树乌”,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感到无比的忧愁,以至于连树上的乌鸦也显得无精打采,不再南飞了。这里的“愁绝”表示诗人的忧愁到了极点;“南飞绕树乌”则是比喻诗人的忧愁如同树上的乌鸦一样,无法摆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无奈和绝望,但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