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窦常,字中行,是叔向的儿子。他是京兆人。他在大历十四年的王储榜中及第。他最初担任过从事,后累官为水部员外郎,先后担任过阆、夔、江、抚四州刺史。后来他担任国子祭酒而去世。 窦常兄弟五人,联芳比藻,词价霭然,法度风流,相距不远。而且他们都陈力王事,膺宠清流,岂会像怀玉迷津区区之比哉。后人收集他所著诗共一百首,编成五卷,名为《窦氏联珠集》,就像五星一样。窦常的诗共十八卷,以及撰写韩翃至皎然三十人的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谓的《唐才子传·张谓》中的一段。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张谓,字正言,河内人也。 注释:张谓,字正言,出生于河内的一个人物。 2. 少读书嵩山,清才拔萃,泛览流观,不屈于权势。自矜奇骨,必谈笑封侯。二十四受辟,从戎营、朔十载,亭障间稍立功勋。以将军得罪,流滞蓟门。有以非辜雪之者,累官为礼部侍郎。无几何,出为潭州刺史。 注释:年少时在嵩山读书,具有卓越的才智
注释: 唐才子传·皎然上人 公外学超然,诗兴闲适,居第一流、第二流不过也。诗集十卷。 译文: 皎然大师的学问超群出众,诗歌创作十分悠闲自在,他的成就足以在一流、二流之间游刃有余。他的诗集共有十卷
``` 唐才子传 · 畅当 当,河东人。大历七年张式榜及第。 当少谙武事,生乱离间,盘马弯弓,抟沙写陈,人曾伏之。时山东有寇,以子弟被召参军。贞元初,为太常博士,仕终果州刺史。与李司马、司空郎中有胶漆之契。多往来嵩、华间,结念方外,颇参禅道,故多松桂之兴,深存不死之志。 词名藉甚,表表凌云。有诗二卷,传于世。同时有郑常,亦鸣诗。集一卷,今行。 尝观建安初,陈琳、阮瑀数子,从戎管书记之任,所得经奇
【注释】 1. 鹄,初买山于汉阳高隐,三十犹未成名。大历中,尝应荐历诸府从事,出塞入塞,驰逐风沙。 - 鹄(hú):诗人的字或别名 2. 有诗甚工,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疏远,且多警策云。集一卷,今传。 3. 注释: - 甚工:非常出色、巧妙 - 间作:交替使用 - 度外:超出一般范围 - 纵横:自由奔放 - 警策:警醒而高明的建议或见解 4. 赏析:
我们分析题目中给出的信息。 题目中的信息是:唐才子传 · 王建。这是一个关于《唐才子传》的诗句,需要我们根据这个提示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我们按照要求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 1. “集十卷”:这是对《唐才子传》一书内容的概述,表明这本书有十卷之多。 2. “今传于世”:表示这本书已经被流传至今,广为人们所传诵。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出这首诗的整体释义如下: ```
八元,睦州桐庐人。年少时喜欢写诗,曾在某邮亭偶题诗句,那是激楚之音。宗匠严维到驿,见到后觉得很奇怪,询问八元:"你能跟我学习诗歌的格律吗?" 八元回答说:"这是我的愿望。"过了一会儿,八元已经辞别亲人。严维非常器重他,亲自为他指点,几年间,他的诗歌和赋文都达到了精妙绝伦的境界。 大历六年,王溆榜第三名进士。在京城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床头的金银已经用完了,于是回到了江南,拜访韦苏州
季友,河南人。他暗诵书万卷,论述必须引经据典。家贫卖屐,许多好事者都带着酒来找他。他的妻子柳氏,讨厌他穷困丑陋,将他赶走了。后来来的是洪州刺史李公,一见倾心敬仰,立即让他辅佐幕府工作。 工诗,性格磊落不羁,爱好奇险,远出常性之外。白首短褐,崎岖于士林之中,可惜贫穷啊! 曾经有一首诗写道:"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还有一首诗写道:"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
诗句: 1. 唐才子传·康洽 2. 酒泉人,黄须美丈夫也 3. 盛时携琴剑来长官,谒当道,气度豪爽 4. 工乐府诗篇,宫女梨园,皆写于声律 5. 玄宗亦知名,尝叹美之 6. 所出入皆王侯贵主之宅,从游与宴,虽骏马苍头如其己有 7. 观服玩之光,令人归欲烧物,怜才乃能如是也 8. 后遭天宝乱离,飘蓬江表 9. 至大历间,年已七十余,龙钟衰老 10. 谈及开元繁盛,流涕无从 11. 李端逢之,赠诗云
诗句解释 1 “朝阳,金陵人” - 这句表明诗的作者是来自金陵(今南京)的人。 2. “大历四年齐映榜进士及第” - 表示唐才子传·冷朝阳在公元779年的大历四年通过科举考试并被授予进士身份。 3. “不待调官,言归省觐” - 意思是他在没有等待正式任命的情况下就回家了,可能是因为家里有紧急情况需要他回去处理,或者是因为他对官场有不满。 4. “自状元以下,一时名士大夫及诗人李嘉佑、李端、韩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