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
入梅岭 五岭山头月半湾,照人今古去来还。 青袍芒履途中味,白简朱缨天上班。 烟水情多鸥意惬,长林风静鸟声闲。 依稀已觉黄粱熟,却把梅关当玉关。 注释: 1.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骑田岭、萌诸岭和大庾岭。 2. 月半湾:形容月光如弯弓,照亮山峰的轮廓。 3. 青袍芒履:形容穿着青色官服,脚穿芒鞋,形容为官清廉或行役途中。 4. 白简朱缨:指文官的白色简牍和红色冠带。 5. 烟水:指山水景色。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戢羽樊笼四十年: - 戢羽:收起翅膀,比喻退隐江湖。 - 樊笼:笼子,比喻牢笼。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长期隐居江湖,不再为官。 2. 水滨亦有白鸥天: - 水滨:水边。 - 白鸥天:白色的鸥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象征着诗人的心境。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退隐,但心境仍如白鸥般自由。 3. 君恩自是优功狗
宿五羊驿 细雨鸣鸠石路迟,苍茫水树共依依。 好山可惜云藏半,古砌空闲客到稀。 列炬自应投照乘,踏春何用问渔矶? 停桡不少迷津者,独幸风波一息机。 注释: ①宿五羊驿:在今广州市越秀山南麓,广州城北。 ②细雨鸣鸠石路迟,苍茫水树共依依:细雨中,黄雀在树枝上啼叫,路上行人行走得很慢,水边的树和树的倒影相互映衬着,显得十分迷茫。 ③好山可惜云藏半,古砌空闲客到稀:可惜的是那美好的山峰被云雾遮掩了一半
【解析】 “瘴海氛多晓亦寒,维舟更识主恩宽”是第一句,意为:瘴气笼罩的大海阴沉沉,天亮了也觉得寒冷。在船上更加感激朝廷宽大的恩德。注释中“瘴海”、“晓亦寒”、“维舟”、“主恩宽”四词为关键词;第二句“放怀到处青山外,幽梦那知白日残?”是第二句,意为:胸怀畅然而游遍青山外,不知白日已将尽。注释为:幽梦、白日、青山外,放怀、幽梦、白日、青山外。第三句“别酒闻歌还障袂,除书拭目听弹冠”是第三句,意为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六十行年梦更梦,幸存骸骨乞重瞳。 注释: - 六十行年:可能是指人生的六十个年头,或者指的是某种事物的“六十”年历史(如诗歌、画作等)。 - 梦更梦:形容人生或作品经历了多次的变迁和变化。 - 幸存骸骨:指剩下的身体骨骼,这里比喻人的生命或作品的残余部分。 -
谢参知陈和少参梁联樯为我送行,一直到尽头方才分别。 东泛江流逆水更狂怒,宪旌千里送归航。 百年的义气如同看云外,一个月的情感如同流水般漫长。 楚国和广东两地分袂伤别,舟车相隔远动离觞。 应知意气凌古今,即使到达蓬莱仙岛也未央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联:“三农东作喜开先,箫鼓声阗此地偏。” - 关键词解析: - 三农:泛指农业、农村、农民。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农事的参与或关注。 - 东作:古代以东方(此处指春季)为农作开始,因此“东作”可能是指春季的农作活动。 - 开先:在春天之前就开始进行农作,意味着农事活动的准备或启动。 - 阗:形容声音大而响,这里指的是当地热闹的庆祝活动声如雷鸣。 - 此地偏
【注释】: 1. 告暂憩:暂且停留。 2. 小金山:在杭州西湖,又名南屏山、宝石山,有“湖上青山”之称。 3. 诸公:指各位朋友。 4. 伏杉生百粤:伏杉是传说中的仙人,生百粤即到岭南。 5. 飞栋:高耸的楼台。 6. 赢骨:指衰老。 7. 五云:传说中神仙的祥云。 【赏析】: 本诗作于诗人晚年隐居杭州西湖的小金山时。全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注释】: 别粤中诸公 粤,指广东。粤中,指广东。 万里归心系别船,高情直与九霄联:我的远大志向一直牵挂着离别的船只,我的情感一直与高高的云天相连接。 望迷北斗知天远,水尽南邮见地偏:望着迷蒙的北斗星就知道天有多么的高和远,看着水流尽了南方的邮路就感到大地是多么的狭小。 帆逐晚云随去住,鸥浮春雨任蹁跹:随着晚云的移动,帆影也随风起止,鸥鸟在春天的细雨中自由自在地翻飞。 圣朝不薄庾关外
游铁冶涌泉湖 明代诗人戚继光诗意赏析及其创作背景 1. 诗词原文 百里青山夹道花,柳迷幽谷有人家。 望连野色堪邀月,坐漱清溪可当茶。 傍水桃源仙地近,隔林渔火世途赊。 披襟今夕同君醉,愁绝何年泛海槎? 2. 注释与翻译 - 百里青山:形容山峦连绵,绵延数里。 - 夹道花:形容花在两边的山路上绽放的景象。 - 柳迷幽谷:指柳树掩映在幽深的山谷中。 - 堪邀月:意为可以邀请月亮一同赏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