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诗人寄信给知己朋友,但对方却无法理解自己的心情,后两句则表明自己虽然身受挫折,但仍然有报国之心。 “寄书向知己,不解作家音”意思是:我给知已写封信,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家”,指家信,即家书。 “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君心”意思是:男子汉应当像坚贞的钢铁和石头那样坚定的意志,始终想着如何为国君尽忠。 “铁石志”的意思是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首句“六月园林意自凉,纷纷开落住时芳”描述了诗人在夏日的园林中感受到的凉爽,以及那些花朵的盛开与凋落。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季节变化的感慨。 - 次句“莫招仙子层霄远,且傍佳人舞袖狂”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仙子远离而不再召唤,而佳人在舞袖中尽情狂欢。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第三句“鸥鹭沙头原有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野色山千里”,写出了野色山色的辽阔,写出了诗人的所见所感;“香风水半池”,写景,点明地点是水边,突出了景物的特点,“香”字用得妙,既写出了水的清香,又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小亭无一事”,写诗人无事可做,悠闲自在,“白日苦催诗”点出时间,说明是在白天。 【答案】 译文:野色山色在千里之外,清风吹过一半的水塘。小亭子没有什么事可做,太阳高照着催促我作诗。 赏析
注释:秋天的涧水清冽,碧绿的秋水仿佛不足一捧;山花盛开,似乎要被装进筐里。与友人一同赏景,相互陪伴,从容地采摘山花中的芬芳。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季景色的诗。诗人用“寒碧不盈掬,山花欲盈筐”这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色。在诗人眼中,那碧蓝如洗的秋水似乎并不盈满一捧,而是显得清澈透明,仿佛可以用手捧起;而那山花则似乎要被装满了筐子一般,盛开得如此旺盛。通过这样的描绘
【注释】 孤帆远浦暮云低:孤帆远航,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驶向水天相接之处。 海祲遥连望眼迷:远处海平线上,云雾缭绕,令人目眩神迷。 滴尽春愁三日雨:春日连绵不绝的细雨,已经下了三天三夜。 叫残香梦五更鸡:半夜时分,一声声鸡鸣将我唤醒,梦中似乎还残留着那浓郁的酒香。 喜看赤日经黄道: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穿过了黄道,开始了新的一天。 却爱青山转碧溪:反而更喜欢那青山和碧溪的交相辉映。 此际黄冠应底事
诗句原文: 道远情劳客散时,双旌何事又相迟? 珠江共楫凌江返,宦海同缘别海悲。 胜境相携伤去住,联舟唱和惜分离。 骊驹歌罢家何处,直借高风到嵎夷。 注释解释: - “道远情劳客散时”:形容长途跋涉后的离别,心情疲惫且情感上受到伤害。 - “双旌何事又相迟”:表示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分别,显得有些无奈和迟疑。 - “珠江共楫凌江返”:描述了与友人共同乘船在珠江之上逆流而上的情形。 -
【解析】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常见语言弊病的能力,重点考查病句辨析和修改,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的病因。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要仔细阅读诗歌内容,明确每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修改。 本题中,“凝”是使……凝结;“忽忽”是忽然;“羲和”是日神名,这里指太阳;“枯树”是枯槁的树木;“长路”是漫长的道路
【注释】 告:告诉。小金山:在今广州市南郊,有一小山名金山,故称小金山。偃:停止。瘦骨:指身体消瘦。何妨:不妨。万里移:形容身体虽瘦,但心志远大,不惧长途跋涉。云拥三城多瑞霭:三城指广州、韶州、端州。云拥指云雾环抱,象征祥瑞之气环绕。梦回孤枕愧支离:梦中醒来感到孤独和困顿,惭愧自己身陷异乡。天近:天空近在眼前。抱病翻思去国迟:抱着病重的身体,反而思念起离开祖国的时机尚未到来。粤路险巇君莫问
结夏山中寄都塞上诸知己九曲河流返汉槎,蓬莱原有野人家。 堪伤地僻虚谈麈,总是山高障落霞。 花发旧林春自足,醉来清夜月遍赊。 尚知造化犹怜拙,孤屿仍留篆鸟沙。 注释: - 九曲河流返汉槎:形容河流曲折迂回,如同从汉地返回的木筏。 - 蓬莱原有野人家:指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原本就存在,与世隔绝。 - 堪伤地僻虚谈麈:意为在偏僻的地方,难以进行深入的讨论和辩论,就像谈论尘世中的麈(zhú)一样没有意义。
注释: 佳人:美女。 负红颜:指有才情。 家在白茅渚:家中住在水边,用白茅覆盖的土屋。 独怜形影时:独自欣赏着身影。怜:爱。 东风一延伫:在春风的吹拂中久久地站着。延:延长。伫(zhù):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首句“佳人负红颜”,以佳人的美貌来比喻自己的才情,表达了自己对佳人的爱慕之情。第二句“家在白茅渚”,描绘了佳人居住的地方环境,同时也暗示了佳人的身世背景。第三句“独怜形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