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岭海偃旌旗,瘦骨何妨万里移!
云拥三城多瑞霭,梦回孤枕愧支离。
登高渐喜瞻天近,抱病翻思去国迟。
粤路险巇君莫问,天街更有路多歧!

【注释】

告:告诉。小金山:在今广州市南郊,有一小山名金山,故称小金山。偃:停止。瘦骨:指身体消瘦。何妨:不妨。万里移:形容身体虽瘦,但心志远大,不惧长途跋涉。云拥三城多瑞霭:三城指广州、韶州、端州。云拥指云雾环抱,象征祥瑞之气环绕。梦回孤枕愧支离:梦中醒来感到孤独和困顿,惭愧自己身陷异乡。天近:天空近在眼前。抱病翻思去国迟:抱着病重的身体,反而思念起离开祖国的时机尚未到来。粤路险巇君莫问:广东的道路艰险曲折,请不要问及。天街更有路多歧:天上的路更有很多弯路,暗示前途未卜。

【赏析】

此是一首登临怀乡之作。诗人在岭南(今广东一带)任职期间,年年登上小金山,凭吊古迹,抒发情怀,而今已届晚年,仍羁留于岭南,不免感慨系之。这首诗就是他在岭南时所作的一首登高怀乡诗。

第一联“年来岭海偃旌旗,瘦骨何妨万里移”,是诗人对岭南生活的一种写照。岭海指岭南地区,这里代称岭南。偃旌旗:收起旗帜。旌旗即旗帜,这里借指军旗。意思是说,这些年来到岭海,放下了军旅生涯,过着闲散的生活。瘦骨何妨万里移:瘦弱的身体哪里妨碍到万里迢迢地迁移呢?言下之意是说,虽然身体瘦弱,但只要心中有所追求,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岭南生活的淡泊与从容。

第二联“云拥三城多瑞霭,梦回孤枕愧支离”。这是全诗的重点,也是作者感情最为充沛的地方。云拥三城多瑞霭:云雾围绕着三座城楼,充满了吉祥的气息。云拥:云雾环绕。三城:指广州、韶州、端州,这三座城市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气候宜人,历来被人们称为“百越之地,物产丰饶”,因而有“云拥三城多瑞霭”之说。云拥象征着祥瑞之气,瑞霭即祥云。梦回孤枕愧支离:梦中醒来感到孤独和困顿,惭愧自己身陷异乡。梦回:梦中醒来。孤枕:独宿的枕头。愧支离:惭愧自己身陷异乡,形容因客居他乡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苦闷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写诗人梦醒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异乡生活的不适应。

第三联“登高渐喜瞻天近,抱病翻思去国迟”,进一步抒写诗人的情怀。登高渐喜瞻天近:登上高处渐渐觉得天空更加接近了。渐喜:渐渐地高兴。天近:天空接近。抱病翻思去国迟:怀着病痛却反悔当初离开祖国时的迟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登高望远时的喜悦与后悔交织的心情。诗人虽然身体虚弱,但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绪。然而,当他想到自己当初离开祖国的时候,却不禁感到后悔和遗憾。

第四联“粤路险巇君莫问,天街更有路多歧”,是全诗的最后一句。粤路险巇:广东的道路艰险曲折。君莫问:你不要问这些路艰险曲折的事。天街更有路多歧:天上的路更是有很多弯路,比喻前途未卜,难以预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性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诗人在这里以广东的道路作比,表达了他对未来充满疑虑和不安的心理。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变幻的深刻领悟。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表达诗人在岭南生活期间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岭南的自然风光和自己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他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异乡生活的不适应。同时,他也通过写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