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明确题目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作答。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诗歌的内容、形式、语言特点等。 【答案】 ①君门如水亦如市 :君门(朝廷的大门)像水一样平静,也像集市一样熙熙攘攘,形容朝廷的门庭深似海。②长卿曾误宋东邻 :长卿即司马相如
【注释】 帝里:京城。 春最近:春天来得最近。 年少:青年。 无分:没有机会。 惊春:惊动了春天。 夹道:指街道两旁。妆楼:化妆的楼阁。 子弟:年轻男子。着人:吸引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春的诗,诗人以“迎春歌”作题名,借写京城春景,抒发对早来的春天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首句“听说迎春歌”,开门见山,点明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次句“帝里迎春春最近”,诗人以“最近”一词
【注释】 ①邓孺:指邓孺子。邓孺孝:即邓孺子之孝。邓孺子,名邓孺孝,字敬叔,吴郡富春人。②三茅君:传说中三皇时代三位神仙的名字,此处泛指有德的人。③贯看:纵观。垆峰:山名,在今江苏宜兴西南。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友人处听邓孺孝谈论山水之作。首联叙事:“终日他乡作游子”,“他乡作游子”,即长期在外流浪,不归故里。次联写对话:“到处不曾离屋底”,说明诗人与邓孺孝虽相隔千里,但常在一起谈天说地
榆关将军紫花额,自言能拂双枝戟。 登台望虏识风尘,度碛寻营知水脉。 娶妻胡女能胡言,盗马与官多得钱。 石州虽残虏多死,榆林独出兵气全。 顷缘互市边筹假,市马与军非善马。 牵过倒死即须偿,就中更有难言者。 余闲老将学耕耘,后来儿子不能军。 但愿英雄不生虏,兜零无火更何云。 注释: - 榆关将军:指驻守在榆关的将军。 - 紫花额:紫色的头盔。 - 自言能拂双枝戟:自称能挥动双戟。 -
送安卿 明星祠前夜通火,此外祠官闭坛坐。 白日风尘横直游,只似安卿无不可。 安卿此时三十余,未三十时金陵居。 去今十年始相见,当时太学今何如。 当时礼乐从宽政,三山陌上繁华盛。 莫言槐市富簪裾,且说兰房杂衣镜。 五陵年少宿青台,一岁烟花几度开。 骄骢逐处寻人去,鹦鹉排门唤客来。 是日新妆殊可动,高楼大道连云栋。 别有妖姬不见人,动是安卿出迎送。 迎如新月送如云,个人贪着茜红裙。
诗的翻译 送安卿 春天的风景明年依旧如此,昨天悲秋今天怀念秋光。 秋天结束云寒菊花绽放,吴山惠水就是你的家。 不吝惜秋天的时光与君共饮,水气城阴生暮霞。 人生对酒莫叹息咨嗟,月露光阴判不赊。 兴致一来弹琴明烛,随宜拂袖枕乌纱。 君不见胡绣衣陈宝鸡,此时但附要离冢,何曾一醉太常泥。 一醉城头乌夜情,满船灯火送安卿。 不忧清客随潮去,自有诸郎能夜行。 注释 - 春色明年亦如此:春天的美丽景色
夏州乱 夏州,即今陕西省横山县。夏州是唐朝西北边陲的一个军事重镇,辖境相当广大。安史之乱中,唐军在这里吃了大亏,节度使田珍被部将高晖杀死,不久又被杀。田承嗣乘机夺取了节度使的职位,成为夏州的长官。 互堡:地名,在夏州治所南面。互即“合”,指城堡。堡,古代边防上的重要据点。 藩王:指唐肃宗的第九个儿子李亨,当时封为楚王。藩王往往拥有较大的兵权,可以参与朝政,所以这里说是迫胁他。磔:割裂。开府:官名
阳江道中 恩春少佳树,向北海天夕。 进门问小吏,知是莲塘驿。 莲叶落已久,林塘映非昔。 参星列庭户,素月沾檐隙。 促织犹在野,无衣念行役。 炎州绝冰雪,流光去无迹。 惟馀千里心,闲房眷幽客。 注释: 1. 恩春少佳树:指春天到来时,树木生长得并不茂盛。 2. 向北海天夕:面向北方的天空。 3. 进门问小吏:进入莲塘驿时向守门的小官询问。 4. 知是莲塘驿:得知此地名为莲塘驿。 5. 莲叶落已久
【注释】: 寄嘉兴马乐二丈兼怀陆五台太宰:寄给在嘉兴的马乐二丈,同时也怀念陆五台太宰。 为郎苦迟去官早,历落乡关罢伦好:作为官员很苦,我迟迟不能升官,离开了家乡,故乡的人情世故也变坏了。 忽忽神游京洛春,泣向五台原上草。 马翁只似扶风人,乐生当作望诸君:忽然神游到京洛春天,泪洒在五台山上的草上。马乐就像扶风人一样,我希望能成为像乐生一样的君子。 卧想少游何可得,拜筑高堂曾一闻。 世局风流常似此
重过石城埭 石城二十四花楼,江南置酒飞花愁。 在处胭脂久零落,不知冠盖能风流。 拾翠江边犹记否,含笑含颦送君酒。 满目秋光无尽时,自折莲塘花下藕。 译文: 重游石城的时候,我看到了那里二十四座华丽的楼阁,江南的酒宴上飘飞着落花,让人感到忧愁。 到处都是被时间遗忘的胭脂色,不知道那些显赫一时的人是否还能保持风度翩翩。 还记得当年在江边拾取翠绿的柳枝吗?那时你带着微笑,带着忧郁,为我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