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判军如互堡,迫挟藩王磔开府。
贺兰山前高射天,花鸟池南暗穿虏。
前年通渭血成壕,天上太白愁烽高。
不信秦人阮翁仲,铸金终得镇临洮。

夏州乱

夏州,即今陕西省横山县。夏州是唐朝西北边陲的一个军事重镇,辖境相当广大。安史之乱中,唐军在这里吃了大亏,节度使田珍被部将高晖杀死,不久又被杀。田承嗣乘机夺取了节度使的职位,成为夏州的长官。

互堡:地名,在夏州治所南面。互即“合”,指城堡。堡,古代边防上的重要据点。

藩王:指唐肃宗的第九个儿子李亨,当时封为楚王。藩王往往拥有较大的兵权,可以参与朝政,所以这里说是迫胁他。磔:割裂。开府:官名。唐代设置的各州刺史、司马、司马曹等官皆称开府。

贺兰山前高射天,花鸟池南暗穿虏:意思是说夏州城建在高大的城墙之上,如同天上一样高峻;城外有花鸟池,四周环水,仿佛暗藏着敌军。

通渭血成壕:通渭县地处甘肃东部,是唐与吐蕃的边界。安史之乱时,吐蕃攻陷长安后,曾进围通渭县,唐军死伤无数,血染沟壕。

天上太白愁烽高:太白金星,又名长庚星,色白如银,因以“太白”来代指金星。这里指战火连天,烽火四起。唐制,凡边境有战事,就在山上立木为表,上面放一旗子,夜间举灯为号。因为这种旗帜多用白色的旌旗,所以又叫“太白”。

不信秦人阮翁仲,铸金终得镇临洮:传说秦始皇曾命匠人用纯铜铸了一个名叫阮翁仲的人像,放在临洮的洮水上,用以镇压水神。

赏析: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初春。当时安禄山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出逃西蜀,唐肃宗即位灵武,天下大乱,朝廷已无实权。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讽刺唐肃宗不能御敌,反而委曲求全、苟且偷安的行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