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
黎女歌 黎女豪家笄有岁,如期置酒属亲至。 自持针笔向肌理,刺涅分明极微细。 点侧虫蛾摺花卉,淡粟青纹绕余地。 便坐纺织黎锦单,拆杂吴人彩丝致。 珠崖嫁娶须八月,黎人春作踏歌戏。 女儿竞戴小花笠,簪两银篦加雉翠。 半锦短衫花襈裙,白足女奴绛包髻。 少年男子竹弓弦,花幔缠头束腰际。 藤帽斜珠双耳环,缬锦垂裙赤文臂。 文臂郎君绣面女,并上秋千两摇曳。 分头携手簇遨游,殷山沓地蛮声气。 歌中答意自心知
【注释】 再觐:第二次去朝见。龙潭驿:地名,在今河南南阳市西。 谁向归舟唱一声:是谁在归舟上唱起《阳关》曲? 玉兰花尽牡丹荣:玉兰花凋谢,而牡丹花开了。 似怜游子春三月:好像可怜那春天里的游子一样。 才换江南第一程:刚刚换了回京的旅途中的第一程。 【赏析】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人送别友人返京,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不舍之情。全诗文辞优美,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首句“谁向归舟唱一声”
遥和诸郎夜过桃叶渡(有本事) 诸公纷纷去何所,隔岸荧荧高烛举。 若非去挟秦家姝,定是将偷邛市女。 一从西蜀老王孙,千骑东方总不论。 也乏使君呼共载,也无游女解宵奔。 无缘此属翩连去,飘飘晔晔知何处。 翠纳香奁夜着人,绛蜡清笙几回曙。 当时我亦俊人群,情如秋水气如云。 有酒谁家惜酣畅,饶花是处怯离分。 如今两鬓笼纱帽,轻烟澹粉何曾到。 眼看诸公淹夜游,心知此事从谁道。 衙斋独宿清汉斜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情调优美,意境幽深。 首句“一曲兰舟未敢淹”,意思是:一支兰舟在江面上缓缓行驶,不敢停留。这里的“兰舟”指小船,而“未敢淹”则表明了诗人与妻子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次句“月生秋水碧廉纤”。“生”字用得十分传神,写出月光从水面升起的情景,使人感到月亮仿佛是刚刚从秋水中升出来的一样。“廉纤”二字,形容秋水清澈见底的样子。这两句写景
注释:汉西门上的月光洒在湖面上,如同流泻下来的水银。沣浦是湘君的住处,那里有一块玉石,仙凫在湖上游玩。我问仙凫,它要飞到哪里去?只见一片白云飞满洞庭湖,秋意正浓。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秋天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将洞庭湖秋景描绘得如诗如画。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
平昌青城山 万仞飞泉挂石龙,青城如雾洗芙蓉。 自非仙令鸣琴出,谁瞰秋窗玉女峰。 注释: 平昌青城山: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 万仞飞泉挂石龙:形容瀑布飞泻,如同挂上了一条巨大的龙。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 青城如雾洗芙蓉:青城市周围的景色如仙境一般,仿佛在雾气中洗涤着芙蓉花。 自非仙令鸣琴出:如果不是神仙的命令,谁会有这样的雅兴,弹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 谁瞰秋窗玉女峰
汤显祖所作的《江东歌》是一首充满意境的古诗,通过对江南春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下面将逐一赏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三山江上翠崔峨,草绿风烟春气和:三山指的是今天的南京紫金山一带,江上翠绿的山峦显得格外高大,春天的气息与草木的香气混合在一起。 - 天宫缭绕金陵麓,人家映带秦淮河:天上宫殿环绕着金陵的山麓,而秦淮河畔的人家与自然景色相得益彰。 -
边市歌 - 第一句:中兴汉水天飞龙,天街月气何雄雄。 - 中兴:复兴。 - 汉水:指汉江,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 - 天飞龙:比喻朝廷如龙般兴旺。 - 天街月气:形容天空中月光明亮,象征国家的繁荣。 - 何雄雄:何等壮丽、雄伟。 -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汉水边的景象和朝廷的繁荣。 - 第二句:已深吉囊占河曲,偏多俺答啸云中。 - 吉囊:明代蒙古族首领。 - 俺答:明代蒙古部落首领之一。 -
汤显祖所作的《署客曹浪喜》,通过细腻描绘冬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冬日中感受到温暖瞬间的喜悦。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 诗句:今冬寒多忽作暖,羊脂腊酒青磁碗。 译文:这个冬天寒冷异常,但突然间变得暖和起来,桌上摆满了用羊脂制成的腊酒和青瓷的酒碗。 注释:羊脂:指用羊肉熬制的油脂。腊酒:经过陈化的酒。青瓷:一种质地坚硬且色泽清雅的瓷器。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寒多”与“忽作暖”
紫夹春衣可曾絮,丝竹西州可曾去? 紫衣春衫是否还留有旧日的香尘,西州的丝竹音乐是否还留有往日的余音。 紫衣春衫是否还留有旧日的香尘,西州的丝竹音乐是否还留有往日的余音。 紫衣春衫是否还留有旧日的香尘,西州的丝竹音乐是否还留有往日的余音。 秋水微波木末亭,秋花半菊吴陵署。 秋天的江水轻轻荡漾在木末亭下,秋天的花中夹杂着菊花的美丽和芬芳。 秋天的江水轻轻荡漾在木末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