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译文】 太常公是世家子弟,英杰如苍玉般晶莹。 文采飞扬,才华出众,志向坚定,品行高洁。 礼曹肃清,供奉职事,弱冠之年已展宏图。 不慕荣华,自致青云,直上青天。 滁山咏列锦,银台达紏弹,所至皆赞颂,云何不终安? 只应千首诗,终古谁能刊。 【注释】 1. 太常:指官职名称。 2. 名家子:指世代为官的后代。 3. 英英:雄壮的样子。 4. 玉玕(gān):美玉名。 5. 华焕:华丽。 6. 秉志
【注释】 1. 定山:指定州。 2. 古通儒:古代通达儒家经典的学者,泛指博学之士。 3. 希贤圣:希望成为圣贤。 4. 敛息:收敛、收敛心情,意即隐居。 5. 贲(bēn):夸耀,炫耀。 6. 黄花:黄色的花。 7. 幽径:幽静的小径。 8. 清川:清澈的河流。 9. 悠悠:悠闲自得的样子。 10. 高罗:高远的网,比喻高尚的理想和抱负。 11. 弗为求:不追求名利。 12. 清庙篇
逐句释义: 1. 东南有一士,——描述东南方向出现一位贤者。 2. 兰带芙蓉裳,——形容此人穿着优雅。 3. 璚珠杂瑶玦,——形容其身上的装饰物华美。 4. 皎然明月光,——形容其气质清亮如月光。 5. 不随鸣凤下,——比喻他不随波逐流,不愿跟随世俗。 6. 甘与黄鹄翔,——他乐于与高洁的鸟儿飞翔。 7. 秋风自寥廓,——秋风中自有一番高远之意。 8. 罗网漫高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描绘了中丞林公的一生,展现了其忠诚、勇敢、智慧等优秀品质。 诗句释义: 1. 莆阳中丞千人英,怀忠事君老弥贞。 - 莆田(今属福建省)的中丞(官名),有千名之才,忠于朝廷。 2. 向来声华四海倾,一言忤志还归耕。 - 以前名声显赫,但因一句话违背了皇帝的意愿,就回归田园生活。 3. 归来忧世殊未已,况也黑头方壮齿。 - 回来后担心世界局势,尤其是当权者年纪虽长
【注释】 有伟延陵公:有像延陵季子那样伟大的人。 居然古明德:居然有古代圣贤的道德品质。 道义周一身:用道理来维护自己的一身。 文章可华国:用文才来美化国家。 悠悠明堂思,允矣清庙瑟:在明堂思念先王,对祖先之庙演奏瑟乐,表示敬意。 惜哉晚登庸:可惜啊,他到晚年还被重用。 位用殊未极: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还能敦薄夫:还能推重那些品行卑下的君子。 坐亦消谗慝:坐在那里也能消除流言蜚语
注释: - 岩岩天台山,下有幽贞士。 - 意思是,天台山巍峨壮观,山下有位品德高尚的隐士。 - 咀英撷芳鲜,煜然散霞绮。 - 意思是,这位隐士品味着山间的芳香,就像阳光下的彩云一样美丽动人。 - 早岁登延阁,回翔石渠里。 - 意思是,他年轻时就登上了朝廷的高官显贵之地——延阁。 - 璧雍育群材,金匮抽青史。 - 意思是,他的才智像玉璧一样珍贵,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 - 虽复恩眷殊,不为缨组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词语的表达作用、诗人的情感、作品的艺术手法等。 1. 本题要求分析“残雪不蔽瓦,断溜收寒声”一句,注意诗句中“残”“断”二字的用词特点和表现效果。 2. 本题要求赏析“凌风振丛薄,枯卉不复荣”,注意诗句中“凌”“复”两字的用词特点和表现效果。 3.
紫尘拂辔春融融,参差飞鞚骄如龙。 这句诗句描绘了虢国夫人骑马时的情景:她身着华丽的服饰,骑着一匹色彩斑斓的马,显得非常高贵和优雅。"紫尘拂辔"形容尘土被马儿甩起,形成美丽的轨迹。而"春融融"则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温暖的感觉。 锦鞯绣带簇妖丽,绛纱玳烛围香风。 在这首诗中,诗人继续描述了虢国夫人的美丽和奢华。她的坐骑上装饰着精美的锦缎和绣带,显得十分华丽。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
【注释】 太仆:官名。汉代称太仆为“九卿之长”,地位在光禄勋(郎中令)之上,秩禄二千石。三舍:周代的三个等级。一曰公,二曰卿,三日大夫。后泛指官阶。 抗言:直言。抗,通“亢”。 强执:坚持。 未达身: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未达,达不到。 外制:指除朝廷外的其他官制,即地方官制。 耿挺:刚直不阿。清真:清廉正直。 矫矫:高峻的样子。孤飞鸿:孤独地飞翔的大雁;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翘翘:高耸貌。一角麟
三月既望同吴次明蔡九逵陈道复汤子重王履约履仁泛舟石湖遂登治平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为韵分得朗字 良辰美景常相违,佳节虽欢苦后迟。 薄言西游何时还,春光已晚赏心移。 日色荡漾涟漪生,天空晴朗光芒射。 清风飘动衣袂舞,溪水激荡兰桨鸣。 思念之情如清川,远眺远方景色新。 晴空飘动细雾散,烟雾弥漫山岭间。 亚竹孤影显清丽,隔水春鸟叫声传。 此刻一身单衫成,聊寄流水边思绪。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