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山古通儒,学道希圣贤。
古义与时违,敛息贲田园。
黄花媚幽径,白鸟泳清川。
悠悠青山适,一往三十年。
高罗弗为求,欲致无由缘。
非无济世心,亦有清庙篇。
惜哉用违材,零落成弃捐。

【注释】

  1. 定山:指定州。
  2. 古通儒:古代通达儒家经典的学者,泛指博学之士。
  3. 希贤圣:希望成为圣贤。
  4. 敛息:收敛、收敛心情,意即隐居。
  5. 贲(bēn):夸耀,炫耀。
  6. 黄花:黄色的花。
  7. 幽径:幽静的小径。
  8. 清川:清澈的河流。
  9. 悠悠:悠闲自得的样子。
  10. 高罗:高远的网,比喻高尚的理想和抱负。
  11. 弗为求:不追求名利。
  12. 清庙篇:歌颂清庙的诗篇,指儒家经典中的礼乐教化之作。
  13. 惜哉:可惜啊。

【翻译】
定州的古老地方是通达儒家经典的学者聚集之地,他们希望效仿古代圣贤,以自己的学问来影响社会。然而,他们的学说与时代格格不入,于是选择隐退到田园之中。在这片土地上,黄花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白鸟在水中嬉戏,清澈的河水潺潺流过。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感到无比的自在和满足,这种生活延续了一整个三十年。
尽管他们有着高远的理想和抱负,想要实现却无法找到途径。他们并非没有拯救社会的志向,也写了不少赞颂清庙的诗篇,但最终这些作品都未能被世人接受和传扬。因此,他们只能感叹世事的无常和自己的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最终沦落成为被世人遗忘的弃物。

【赏析】
《先友诗八首》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几位朋友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遗憾。其中,定山庄公昶的诗作尤为引人注目。他的诗歌通过描绘定山的自然风光和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然而,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使他深感失落和无奈。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领悟和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定山的自然风光和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遗憾。同时,它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困境和社会现实的残酷。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定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在远离世俗纷争的地方,才能真正地实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然而,他也意识到这样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多么遥远。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既渴望逃离现实的纷扰,又担忧失去实现理想的路径。这种矛盾的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首诗还揭示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困境和社会现实的残酷。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不仅要承担起维护国家和社会秩序的责任,还要承受着内心深处的种种困惑和痛苦。他们试图通过隐居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难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这种困境不仅困扰着他们个人的心灵,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关于隐居生活的描写,更是一部反映当时文人士大夫精神困境和社会现实的史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