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在三舍,抗言拒刑臣。
平生彊执志,已究未达身。
十年更外制,耿挺标清真。
矫矫孤飞鸿,翘翘一角麟。
卿监晚翱翔,白发已盈巾。
故国有佳山,长岐多风尘。
终然绝俗姿,逸去畴能驯。
【注释】
太仆:官名。汉代称太仆为“九卿之长”,地位在光禄勋(郎中令)之上,秩禄二千石。三舍:周代的三个等级。一曰公,二曰卿,三日大夫。后泛指官阶。
抗言:直言。抗,通“亢”。
强执:坚持。
未达身: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未达,达不到。
外制:指除朝廷外的其他官制,即地方官制。
耿挺:刚直不阿。清真:清廉正直。
矫矫:高峻的样子。孤飞鸿:孤独地飞翔的大雁;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翘翘:高耸貌。一角麟:麒麟头上独角的形状。
卿监:官名。汉时有少府、太常、卫尉等卿监,均为九卿之一。晚翱翔:年老时仍能高飞远翔。
终然:始终如此。绝俗姿:超脱于世俗。逸去:超尘脱俗。驯:顺从。
【赏析】
李应桢是唐代中期诗人李洞的族孙。这首诗是其先祖李洞《先友诗》八首之一。全诗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语言质朴,风格刚健。
首联写李公在朝廷中的地位崇高,他不畏权臣,敢于直言,与刑臣相对抗。颔联写李公一生坚持正义,但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郁郁而亡。颈联写李公虽然已经老了,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不愿随波逐流。尾联写李公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这首诗表现了李公一生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人们对李公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