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诗句释义】: 1. 九日闲居用渊明韵——九月的一天,我闲居在家,用陶渊明《饮酒》诗中的韵。 2. 端居念物化——我整天坐着,思考着生命终将消逝。 3. 草屋秋风生——在草屋中,秋天的风拂面而来。 4. 白云从东来——天空中的白云仿佛是从东方飘来的。 5. 因之感浮名——我因此感到人生的名利是虚幻的。 6. 素发已充领——我的头发已经斑白了。 7. 世欲移聪明——世俗的欲望改变了我的聪明才智。
秋日同杜允胜汤子重游东禅次韵 人事无停机,曦晖正流耀。 及兹东城游,驾言谢纷要。 杪秋霁景澄,寒原入高眺。 静躁本无媒,忧欣人自召。 蘼蘼霜花明,历历幽禽调。 独行心已怡,况也偕二妙。 投社惭渊明,能诗得清照。 燕谈析玄旨,悲吟发孤窍。 一语何足稽,后期真未料。 微风西北来,泠然杂清啸。 注释: 人事无常,没有固定的停歇,阳光正灿烂地照耀着一切。 到了这里,我们就一同游览东城,驾车告别纷乱的世事
愁云薄层汉,北雁鸣羁栖。 天寒霜雪繁,零叶被长堤。 远洲宿修莽,曲路纷留荑。 南窗梦佳人,觉来隔山溪。 幽期不得将,日暮闻莎鸡。 秋风日已至,兰舟一何稽。 忧思无能解,起行涉荒畦。 独言畴与晤,樽酒为谁携。 终然无所适,归来对青藜。 素书自何来,展读情更悽。 人生贵恊志,何用悲秦齐。 结交不从中,对面分云泥。 逐句翻译: 愁云薄层汉,北雁鸣羁栖。 天气寒冷,大雪纷飞,雁儿在天空中飞翔
【注释】 甲戌岁: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春,当时苏轼任凤翔知府。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古代以鸡为节禽。元日:正月初一。土牛:立春时用泥土制作的耕牛形玩具。莫辞春之句:不要推却春天到来的欢乐。因以为韵:即“因韵赋诗”。赋七诗:作七律诗。其二:第二首。 【赏析】 此诗作于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春。诗人以“风”、“水”、“鸟”、“泥”为题,写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 开头两句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彤云旖旎霏祥光,兰椒沃壁含璚芳。 流苏袅袅开洞房,晚波绣烛摇鸳鸯。 鸳鸯双飞情宛转,紫带垂螭觉螭缓。 绿膏照粉玉缸斜,瑶鸭融春翠云暖。 海绡落枕夜何如,美人笑掷双明珠。 巫云朝敛金钗溜,不恨巫云恨花漏。 逐句注释与赏析: 1. 彤云旖旎霏祥光,兰椒沃壁含璚芳。 - 注释:彤云(红色的彩云)绚丽而美丽,散发出祥和的光芒;兰花和花椒被装饰在墙壁上,散发出芳香的气息。 - 赏析
【注释】 1.西湖:指杭州西湖。 2.敷英奕奕:花开茂盛的样子,敷英指花朵,奕奕指繁盛的样子。先群芳:在花中居首位。 3.贞姿:指梅花的品格。不作儿女态:不媚俗,不随波逐流。炯然冰玉:形容梅的清高。生寒芒:指梅花傲霜斗雪的姿态。 4.穷寒:极冷。袭人肤欲裂:形容严寒之极。 5.孤山雪:指杭州孤山上的梅花。 6.秀句:优美的诗句。 7.暗香浮动黄昏月:指梅花香气四溢,与黄昏的月亮相映成趣。 8
诗句输出: 陆公娄东凤,少小已翱翔。 耿耿文庄公,识公在班行。 职方振风采,抗疏扼群珰。 章程在司马,至今犹耿光。 名隆毁斯来,谗搆伺其傍。 参藩亦晚达,竟为雠者伤。 清风不终泯,遗书满缇缃。 译文输出: 陆公的字号是“文量”,他出生于南直隶太仓,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中进士,官至浙江右参政。陆容与张泰、陆釴并称“娄东三凤”。他在年轻时便展露出非凡的才华,得到了叶盛的赏识
【注释】 ①青琐闱:指朝廷。 ②绝域:指边远之地。 ③所期:所指望的。 ④丘樊:指山野,乐优游:安闲自得。 【赏析】 《先友诗八首》共有八首,此为其七。王公徽是诗人的友人,他为官清正廉洁,不畏权贵。这首诗就是写他的清廉和忠贞不屈。 第一句“王公夫何如”,是对王公徽的赞美。王公徽为人正直,有高尚的品格。“王公夫”在这里指的是王公徽,即王公徽这个人的丈夫。夫,丈夫。 第二句“侃侃古遗直”
注释: 1. 同履仁濯足剑池:同在一片土地上,用仁义之心对待他人,用剑池中的水来洗去脚上的污垢。 2. 舍舟即嵚崎:放下船桨,踏上崎岖不平的山路。 3. 探策入窈窕:拿出长鞭,深入幽深的山谷。 4. 穷崖擘苍铁:走到山崖边,用力将巨石推开。 5. 直下千寻表:直冲云霄,直达天际。 6. 绝磴悬飞梁:穿过高高的石阶,到达悬崖上的飞桥。 7. 仰首心欲悼:抬头仰望天空,心情悲痛。 8. 阴壑多长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每句诗的意思,理解诗歌的主旨情感。同时注意要结合全诗分析,最后指出手法或艺术效果。 本题中第一二句写诗人因暑而夜不能寐,起坐不安。第三四句写天明时分,诗人看到繁星闪烁在天空中,银河与曙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