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不蔽瓦,断溜收寒声。
晨威凄以严,云日丽新晴。
凌风振丛薄,枯卉不复荣。
年光属归敛,惨淡有馀情。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词语的表达作用、诗人的情感、作品的艺术手法等。

  1. 本题要求分析“残雪不蔽瓦,断溜收寒声”一句,注意诗句中“残”“断”二字的用词特点和表现效果。
  2. 本题要求赏析“凌风振丛薄,枯卉不复荣”,注意诗句中“凌”“复”两字的用词特点和表现效果。
  3. 本题要求分析“年光属归敛,惨淡有馀情”,注意诗句中“属”“敛”“惨淡”三字的用词特点和表现效果及所表达的意境。
    【答案】
    (一)
    译文:残存的积雪覆盖了屋脊,房檐下滴水声也停止了。清晨的寒气令人感到凄冷,但太阳出来了,天空也变得晴朗起来。狂风扫荡着草木,草木凋落不再茂盛。一年的时光即将结束了,而春天的气息依然浓郁,让人感慨不已。
    (二)
    译文:残存的雪花覆盖了屋顶,滴水声也消失了。(我)清晨的寒意让人感觉凄凉,然而太阳升起来了,天空晴朗了。狂风扫荡着草木,花草树木都失去了生机。(这)一年的时间即将结束,但春天的气息仍然十分浓烈,令人感伤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残冬的描绘与感叹。首联写雪后初晴之景;颔联写天晴后的景色,云日丽新晴,阳光照耀大地,一切显得明媚、清新;颈联写大自然在阳光照射下的变化,草木因寒冷而枯萎,但在春光的照耀下,一切都将恢复生机;尾联写诗人对残冬的感受。
    (三)
    译文:残存的积雪没有遮住屋檐,屋檐下的水珠流走了声音。早晨的寒气让人感到凄凉,但是太阳出来,天空变得晴朗。大风扫荡着树木,草木凋零不再茂盛。时光将要结束,但春天的气息仍然浓重,令人感慨不已。
    赏析:本诗为作者观雪后所作。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写了初雪过后的景象。首句写雪后之景,突出一个“残”字,暗示雪下得不大,只是点缀了屋脊而已;次句写晨起所见,突出一个“断”字,说明连流水也冻住了,发出声响。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味深长。第三句由上两句生发联想。“凄”“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第四句写风力之大,连草都被吹倒了,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凄冷的气氛。最后两句写景抒情。前句说时光已经快结束了,后句写春意盎然,使人留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