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注释】 1.张夏山:即南宋诗人张元干,字叔夏、又字夏山。2.使君:指宋朝的郡守。3.十载:十年。4.武夷山下:今属福建省建瓯市。5.棠千树:指棠梨木。6.思:怀念。 【赏析】 这是一首挽词,是诗人悼念张元干而作。全诗四句,前两句叙述了张元干在闽浙任职期间的政绩及受到的恩惠;后两句写张元干的去处和人们对他的思念之情。 首句“骢马使君前建守”,说明张元干在任时,以骢马为信符,表明他是朝廷委派的郡守
东风度幽馆,群鸟相和鸣。 念子会无期,茫然过清明。 春江芳草远,怀人心目惊。 如何多朋友,我独傍山城。 注释:东风拂过幽静的庭院,群鸟儿相互和鸣。一想到你不知何时能相见,心中就感到茫然,度过清明时节。春天的江边长满了芳香的草,让我心中感到震惊。我们有许多朋友,但是我独自依傍着山城。难道没有美酒可以欢饮,也有鲜花树木在盛开吗?我可怜那些异乡之物,只能徒然地怀念它们。白云飘过水面离去
【注释】 (1)单鸠:指孤雁,这里泛指一只。 (2)池上柳花:指垂柳的柳絮。 (3)及君到时春水生;《诗经·郑风》“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孔颖达疏:“言及春水生时,思君之情更深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的小诗。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雨过天晴,池上的柳树上飘满了像雪一样的柳絮。诗人用一个“纵”字写出了柳絮的轻盈,用“忽”字写出了风的迅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闲兴》诗之一。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绕庭芳草燕差池: 描述了庭院中的芳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有燕子在其中穿梭嬉戏。这里的“燕差池”形象地描绘了燕子轻盈的舞动姿态,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 - 满院清阴树绿离: 表达了庭院中树木浓密的绿色阴影遍布四周,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里的“清阴”、“绿离”都是对树木的描述,营造出一个清新宜人的景致。 - 帘卷不知西日下: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加以分析,最后归纳出答案。“闲兴”是题目,“其四”表明这是第四首诗,“酒阑客散小堂空”点明时间与环境;“旋卷疏帘受晚风”写自己卷起窗帘,接受晚风的情景。“坐久忽惊凉影动”,“凉影”是指梧桐树的影子,“忽”字写出了梧桐叶的影子随风飘动的轻快感觉,“一痕新月在梧桐”,指月亮挂在梧桐树上
关帝读书 关羽有文才无武功不威风,有武略无文才不丈夫。 谁能像将军既懂文又能武,夜深人静还不忘读书? 注释: 1. 关帝:指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因忠诚勇武被民间尊称为“关公”。 2. 有文无武不威如:既有文才又有武功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勇士。 3. 有武无文不丈夫:只有武力没有文采的人,不足以成为真正的英雄。 4. 谁似将军文复武:谁能像将军这样既懂文采又精通武艺呢? 5. 战袍不脱夜观书
诗句原文 夏王山下月离离,宰树惊风不尽思。惆怅高人埋玉地,何人为写墓前碑。 译文注释 夏王山下的月亮明亮而皎洁,月光下的树木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绪。令人怅惘的是那位高士已经长眠地下,他的墓地却无人为之作碑铭文,留下千古遗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王山的美丽景色和夜晚的宁静氛围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中“月离离”与“宰树惊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事之哀的冲突
注释:绿树浓荫覆盖下的草堂很凉快,我厌倦了世俗的繁华抛下书本觉得白昼很长。灰尘不会飞扬在漆器桌面上,用宝炉亲注水沉香。 赏析:这是一首闲适恬淡的田园诗。首句写诗人在深绿的树影里,看到草堂的清凉,便放下书卷,觉得白昼过长,所以“老倦”了。次句说,放下书卷后,感到十分舒适,于是又拿起笔来写诗。“抛书”,是说放下书卷的意思。这两句写诗人从读书、写作到休息的全过程,表现了他悠闲自得的心情
注释:闲门谢客,日常闭门;好鸟隔林时一声。 暖气薰人浑欲醉,碧梧窗下拂桃笙。 译文:每天闲门谢客,闭门不出;好鸟隔着树林时才发出一声鸣叫。 热气熏得人快要喝醉了,在碧绿的梧桐树下拂动桃木笙。 赏析:此诗描写诗人闲居无事,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情景。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闲门谢客的生活状态。次句写诗人听到隔林的好鸟鸣声,感到心旷神怡。第三句写暖风习习,熏人欲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环境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端溪的古砚,紫色如同玉一般珍贵。用新装裱的兔毫笔书写,更显得珍贵。 长日南窗无客至,乌丝小茧写离骚。 注释:长日无所事事,只能坐在南窗下,无事可做。只能用这把小竹丝笔来书写《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