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崇义院杂题 其四 殿阁微凉吹葛衣,槛前梅子雨霏霏。 清谈时有间僧对,手擘棕榈当麈挥。 注释 殿阁微凉:指崇义院的殿堂阁楼,在凉爽中,微风拂过。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 梅子雨:指夏季的梅雨季节。 霏霏:细雨纷纷的样子。 清谈:闲谈。 间僧:僧人间的谈话,或指僧徒。 手擘棕榈:用手拿着棕榈木杖,用以拂尘、驱蚊等。 当麈挥:用来驱除灰尘和蚊子的工具是麈(zhú),挥,挥动。 赏析
【注释】崇义院:寺院名。杂题:即咏物诗。绕寺松杉近百栽,孤花明透绿丛开。孤花:一树之花。明透:晶莹透亮。绿丛:浓密的枝叶。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松、杉、花的外形和姿态;后两句写花落水时,余香随风飘散,给人以美的享受。 “绕寺松杉近百栽,孤花明透绿丛开。” 这两句诗描写了松树和杉树围绕在寺庙周围栽种了很多,而一株孤独的花则明亮透彻地开在浓密的绿叶之中。 “晚凉却扇池边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理清思路,先找出关键诗句,再分析其运用的修辞方法、表达的情感等。 “北郭精蓝旧有名,岁长无复百花深”意思是:昔日崇庆庵位于城北,以幽静著称。岁月变迁,它已不再繁华。 这两句是写过去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颔联:“柴门日落空流水,古木春来长绿阴。”意思是:柴门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寂静,流水声也更加清晰,而春天一到
注释: 崇义院杂题 其八 髹几新揩滑欲流,时时弄笔小窗幽。 自怜多好还成累,挥汗为人写扇头。 译文: 新油漆的书桌刚刚擦过,光滑得好像要流下来,时不时地拿起笔在小窗户下写东西。 自己很欣赏自己的才华,却常常因此成为别人的负担。 为别人写下扇子
【注释】 潇湘八景:指湖南长沙一带的八处著名风景。其七:即《潇湘八景》中的第七首。烟寺:烟雾缭绕的佛寺。晚钟:傍晚的钟声。泠然:清冷、寂静的样子。 【译文】 夕阳西下,寺庙的浮图(塔)在昏暗中显得模糊不清,远处传来了钟声,它从烟雾缭绕的山峰上传来。 在这宁静的时刻,人们应该还没有入睡,听到这悠长的钟声后,他们都会深深地思考。 【赏析】 此诗写于唐代大历初年(766—770)
【注释】 答:作诗回答。唐子畏:即唐寅,字子畏。梦余见寄:《后汉书·李固传》:“梦人遗以大笔如椽之笔,仍谓曰:‘此当用之于正也。’固切齿骂曰:‘汝诈我邪!吾岂儿曹辈哉?’”后用以指书信。余:我。君家:指唐子畏的家。 【译文】 故人在分别之后千番梦中相见,想见他口中吟咏诗词笑语喧哗。 我自是多情的人能记得他赠与的信中诗句,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何止来到君家的门前。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信札
崇义院杂题 其一 小院风清橘吐花,墙阴微转日斜斜。 午眠新觉书无味,闲倚阑干嗽苦茶。 注释: 【小院风清】:小院子里,空气清新。 【橘吐花】:橘子开花了。 【墙阴微转】:墙角的影子慢慢移动。 【午眠新觉】:午饭后刚醒来。 【书无味】:看书觉得没有意思。 【闲倚阑干】:悠闲地靠在栏杆上。 【嗽苦茶】:咳嗽着喝苦茶。 赏析: 这首五言诗描绘了诗人在崇义院的小院中,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静谧的氛围
注释: 缥缈的游丝在空中飘荡,却无法落下来,悠然的庭院里的绿草郁郁葱葱,显得更加幽静。崇义院内清凉宜人,僧人很少,声音也变得沉寂,时不时能听到敲击门扉的声音,显得更加幽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院景象。首句“缥缈游丝堕不收”,形象地描绘了空中飘荡的细丝,它们虽然飘荡在空中,但却无法落下,象征着一种无法实现的愿望或梦想。第二句“悠然庭砌绿阴稠”,则描绘了庭院中的绿树成荫
以下是对《潇湘八景·其二·洞庭秋月》一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月出天在水,平湖净于席。 “月出天在水”描绘了月亮从天空中升起,映照在水面之上的景象。“平湖净于席”则形容湖水平静如镜,可以让人坐在湖边休息。 - 安得谪仙人,来听君山笛。 表达了作者渴望有位仙人能够聆听他的心声,尤其是来自君山(即洞庭湖上的君山岛)的笛声。 2. 译文: - 明月从天空升起
【注释】 潇湘八景:指唐代诗人张九龄所描绘的潇湘八景,即《感遇》诗中的八首。 江天暮雪:傍晚时分的江上景色。 宁知:哪知道、哪里知道。 风浪高:指风浪之大。 但道:只是说。 渔蓑好:好的渔衣,指渔夫的蓑衣,因为渔夫常在江上捕鱼,所以穿着可以防风避雨的蓑衣。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江天暮雪的景象。“密雪洒空江,云冥天浩浩。”描写了雪花密集地落下,覆盖着整个江面,天空中的云彩被遮住,显得一片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