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的意思进行赏析。“潇湘八景”是唐代诗人张继在湖南长沙时所创作的组诗,共八首,每首七句,全为绝句;其内容主要是作者游历潇湘地区时所见山水风物,以及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其三”指的是《枫桥夜泊》中的第三首。“远浦归帆”的意思是远处的河面上,一只孤零零的帆船正乘风破浪地行驶着;夕阳西下,江水波光粼粼,帆影点点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征鸿恋回渚,欲下还惊飞 - “征鸿”指远行的旅鸟。 - “恋”表示留恋、不舍。 - “渚”是水中的小洲或沙洲。 - 这句话描绘了大雁在小洲上盘旋不肯离去,似乎有东西吸引了它们,使得它们犹豫不决,最终又惊扰地飞走。 2. 苇深缯缴繁 - “缯缴”指的是用来捕捉的网。 - 此句描述的是芦苇丛生的地方,捕鸟者使用了大量的网来捕捉这些飞翔的鸟儿
潇湘八景 其六 渔村夕照 晒网白鸥沙,冲烟青箬笠。 欸乃一声长,江空楚天碧。 注释: 1. 晒网:指渔民在船上晒鱼网。 2. 白鸥沙:白色的鸥鸟栖息的沙滩。 3. 冲烟:烟雾缭绕。 4. 青箬笠:用青色的竹编成的斗笠。 5. 欸乃:船夫的歌声。 6. 长:悠扬、连绵不断。 7. 江空:指夕阳映照下的江面空旷无物。 8. 楚天:指楚国的天空,这里泛指天空。 赏析:
露下葛衣单,参差林影寒。 依然残夜月,不在石湖看。 【注解】 ①葛衣:用葛布做成的衣衫。②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③残夜:将尽未尽的夜晚。④石湖:即太湖,位于今江苏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译文: 清晨的露水让葛衣变得单薄,四周树林的影子显得格外冷清。尽管残夜将尽,月光依旧照耀着湖面,但此刻它却无法在石湖上观赏美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季节变化的描绘
潇湘八景之五,山市晴岚 鸡声茅屋午,霭霭墟烟白。 市散人亦稀,山空翠犹滴。 注释:潇湘八景,指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描述湖南地区自然景观的八幅风景画。其五为“山市晴岚”。这首诗就是描绘了湖南地区的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间景色。 译文:午后,鸡鸣声在茅草屋中响起,朦胧的炊烟缭绕在村落上空,笼罩着一片洁白无瑕的景象。随着集市的散去,人烟稀少,只有青山依旧绿意盎然,翠绿色的叶子依然滴落着晶莹的水滴。 赏析
潇湘八景 其一 潇湘夜雨 湿云载秋声,万籁集篁竹。 江湖白发长,独拥孤蓬宿。 注释: 潇湘八景:指湖南的潇、湘两地的自然景观。这里特指长沙一带的风景。 湿云载秋声,万籁集篁竹。意思是说,潮湿的乌云承载着秋天的声音,各种声音汇聚在竹林中。 江湖白发长,独拥孤蓬宿。意思是说,江湖中的人们头发已经变白了,只有我独自拥抱着孤独的芦苇住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潇湘八景之一的“潇湘夜雨”的描绘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月印千江不尽流 - 注释:月亮的倒影映照在无数江河里,仿佛是月光在流动。 - 赏析:此句描绘了月亮倒影的美丽景象,将月亮与江河结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动态的画面。 2. 江清月白两悠悠 - 注释:清澈的江水和明亮的月光相互映衬,显得悠扬而深远。 - 赏析:通过“江清月白”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3.
《即事 其一》是一首描绘诗人在特定环境下所感所思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卯酒意醺然:描述的是诗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卯时,饮酒后感到微醺的状态。这里的“卯酒”指的是古代计时方法中的早晨之酒,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2. 焚香闭阁眠:诗人选择在焚香之后,闭门独处,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
【注释】 即事:应景作诗。上,指皇帝。把酒自多情:端起酒杯自酌。筹国,谋划国家大事。诸公,指同朝大臣和有才能的官员。圣明,圣明的君主。 【赏析】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秋,诗人任夔州刺史时所作的一首咏怀之作。 首句“上书无复志”,写诗人在安史乱后的艰难岁月里,无心向朝廷上书言事,而是借酒浇愁,自我宽慰,抒发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次句“把酒自多情”,写诗人以酒浇愁,但酒已饮尽,而心事难平
【解析】 “青衫”二句,诗人用“羸骖”形容自己骑的是一匹瘦弱的马;“白首”,指年老;“朝谒”,即上朝拜见。这两句说:我骑着一匹瘦弱的马,年已老迈,但还要去朝廷参拜君主。“自笑老忘还”,自嘲年迈记忆力差,忘记东西。“不嫌官太拙”,意思是不嫌弃官职太小。 【答案】 译文: 穿着青色衣衫骑马,年事已高,仍要上朝拜君。 自笑衰老而健忘,不嫌弃官职太小。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仕途坎坷的一种自嘲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