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跨羸骖,白首供朝谒。
自笑老忘还,不嫌官太拙。
【解析】
“青衫”二句,诗人用“羸骖”形容自己骑的是一匹瘦弱的马;“白首”,指年老;“朝谒”,即上朝拜见。这两句说:我骑着一匹瘦弱的马,年已老迈,但还要去朝廷参拜君主。“自笑老忘还”,自嘲年迈记忆力差,忘记东西。“不嫌官太拙”,意思是不嫌弃官职太小。
【答案】
译文:
穿着青色衣衫骑马,年事已高,仍要上朝拜君。
自笑衰老而健忘,不嫌弃官职太小。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仕途坎坷的一种自嘲和感慨。全诗语言平易,风格朴实无华。
青衫跨羸骖,白首供朝谒。
自笑老忘还,不嫌官太拙。
【解析】
“青衫”二句,诗人用“羸骖”形容自己骑的是一匹瘦弱的马;“白首”,指年老;“朝谒”,即上朝拜见。这两句说:我骑着一匹瘦弱的马,年已老迈,但还要去朝廷参拜君主。“自笑老忘还”,自嘲年迈记忆力差,忘记东西。“不嫌官太拙”,意思是不嫌弃官职太小。
【答案】
译文:
穿着青色衣衫骑马,年事已高,仍要上朝拜君。
自笑衰老而健忘,不嫌弃官职太小。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仕途坎坷的一种自嘲和感慨。全诗语言平易,风格朴实无华。
【注释】 抹雨:指雨珠。 凝烟:指云气。 玉翘:形容荷花像玉一般美丽。 幽芳:暗指梅花。 曲池坳(ào):曲曲折折的池塘边。 锦城:成都的别称。 仙掌:即仙人掌,这里借代仙人。 扬桂楫(jí qiè):扬起长桨划船。 倚兰桡(ráo):靠在船舷上。 涉江:泛舟长江。 美人遥:远在天边的美人。 自家闲淡:自己悠闲清淡。 迟暮:年老色衰。 不逐东风一样飘:不要像东风吹来的杨花那样到处飘荡。 【赏析】
注释: 抹玉凝脂洗翠翘。幽芳偏向曲池坳。锦城月落春常在,仙掌风微露未消。扬桂楫,倚兰桡。涉江无那美人遥。自家闲淡甘迟暮,不逐东风一样飘。 译文: 芙蓉花被抹上一层玉色的凝脂,洗刷出翠绿的翘角。它的幽香独自偏爱于曲折的水塘角落。在锦城月落时,春天依然常常在那里。仙掌山上的风轻轻吹拂,月光还未消退。扬着桂木制的船桨,靠着兰花装饰的船桨。渡过长江时没有谁可以陪伴我,美人远在天边
【译文】 江城子·陈氏牡丹盛开而不速客戏作 东风已到,牡丹花已经盛开。 锦缎般绚烂如霞,玉笼纱一样华丽。 应是春天的韶光,妆点着贵人家。 去岁花开时节,人已病卧,辜负了这美丽的铅华。 如今想要醉听琵琶声,鼓须挝,酒须赊,不要等到风吹落花瓣成为泥沙。 却笑东君把风景都破坏了,刚办得一杯茶水。 【注释】 1. 江城子:词牌名。 2. 陈氏:姓陈的人,此处指代自己。 3. 东风已到:春风已经来临。
【注释】: 暄风泛午,迟日酣春——暖和的春风拂面,阳光明媚。 万锦新濯——万物都被洗刷得光彩夺目。 传乐亭东,记得向来曾约——相传在乐亭的东边,记得以前曾约定过赏花的地方。 正是春明堪醉也,等闲愁病刚蹉却——春天的美景足以让人陶醉,但因忧愁病痛而错过了欣赏春天的机会。 漫多情,忆旧倚阑干,此时萧索——我多么多情,回忆着过去倚在栏杆上的情景,而现在却如此萧瑟。 空自有、怜春思致,赋玉才情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它通过描写春天的花朵,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花事阑珊春欲老。 - "花事阑珊":形容春天的花事已经接近尾声,春天即将过去。 - "春欲老":春天快要结束了。 2. 雨洗风吹,一夜都如扫。 - "雨洗风吹":雨水冲刷,风儿吹拂,使花瓣上沾满水珠,如同被清扫一般。 - "一夜都如扫"
【注释】: 1. 秋来幽艳试宫妆——秋天来临了,美丽的菊花在尝试装饰自己的宫廷妆容。 2. 蚤(zǎo)染薄罗裳——在清晨,薄如轻纱的长裙已经染上了颜色。 3. 翠翘斜映鹅儿淡——翠翘花斜着映照在白鹅的羽毛上,显得有些暗淡。 4. 比鹅儿、却自芬芳——虽然和白鹅相比略显暗淡,但它仍然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5. 旧恨檀心晕紫——旧时的痛苦在檀木的心上留下了紫色的痕迹。 6.
《醉花阴·病中忆陈氏牡丹》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室内的景物和环境。下片抒发了对病中思人的愁苦情怀。全词以物拟人,托物言情,表达了作者因思念远方亲人而愁苦不堪的心情。 秀石倚空春照屋。(注释:春天阳光照射在屋边的石头上。) 粉露团赪玉。(注释:粉红色的露水像红色的玉石一样晶莹透亮。) 想见可怜人不到,经春,此意还谁属。(注释:想看到那个可怜之人,他/她没有来
【注释】 空庭:空旷的庭院。 人散语音稀:人们都已散去,只有我的声音稀少。 漏迟迟:时间过得很慢。 团扇:用扇子扇风。 梧桐阴:指院内树荫。 银河:指夜空中的天河。 月斜:月亮斜着。 无端:没有原因。 心事:思念之情。 双眉:形容忧愁的样子。 墙西突兀高楼静:墙角有座高大的楼阁,显得特别突兀。 流萤:飞舞在夜空中的萤火虫。 星移:星星移动。 一声长笛:一声悠扬的长笛声。 等闲:轻易。 【赏析】
鹧鸪天·秋雁 万里南来道路长,更将秋色到衡阳。江湖满地皆缯缴,何处西风有稻粱。随落日,度清湘,晚鸦冲散不成行。相呼莫向南楼过,应有佳人恼夜凉。 【注释】 1. 万里南来道路长:形容旅途漫长而遥远。 2. 更将秋色到衡阳:指秋风吹到了衡阳这个地方。 3. 江湖满地皆缯缴:比喻到处都是捕捉猎物的工具,这里指江湖上到处是追捕的人。 4. 何西风有稻梁:意指哪里会有收获和食物。 5. 随落日,渡清湘
诗句释义及赏析 秋风拂草扬波复振条 这句诗描述了秋风扫过草原,吹动着草丛中的水波,使得水面上的波浪再次起伏起来。"拂"和"扬"描绘了风的动态和力量,“草”和“波”则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观。整体上,这句诗捕捉到了秋天的宁静与活力交织的画面。 白云千里雁行高 在这句话中,诗人观察到天空中飘过的白云,它们似乎连接了千里之遥,而一群大雁正排成整齐的队形飞翔在高空
【注释】 即事:应景作诗。上,指皇帝。把酒自多情:端起酒杯自酌。筹国,谋划国家大事。诸公,指同朝大臣和有才能的官员。圣明,圣明的君主。 【赏析】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秋,诗人任夔州刺史时所作的一首咏怀之作。 首句“上书无复志”,写诗人在安史乱后的艰难岁月里,无心向朝廷上书言事,而是借酒浇愁,自我宽慰,抒发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次句“把酒自多情”,写诗人以酒浇愁,但酒已饮尽,而心事难平
露下葛衣单,参差林影寒。 依然残夜月,不在石湖看。 【注解】 ①葛衣:用葛布做成的衣衫。②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③残夜:将尽未尽的夜晚。④石湖:即太湖,位于今江苏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译文: 清晨的露水让葛衣变得单薄,四周树林的影子显得格外冷清。尽管残夜将尽,月光依旧照耀着湖面,但此刻它却无法在石湖上观赏美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季节变化的描绘
《即事 其一》是一首描绘诗人在特定环境下所感所思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卯酒意醺然:描述的是诗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卯时,饮酒后感到微醺的状态。这里的“卯酒”指的是古代计时方法中的早晨之酒,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2. 焚香闭阁眠:诗人选择在焚香之后,闭门独处,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
潇湘八景 其一 潇湘夜雨 湿云载秋声,万籁集篁竹。 江湖白发长,独拥孤蓬宿。 注释: 潇湘八景:指湖南的潇、湘两地的自然景观。这里特指长沙一带的风景。 湿云载秋声,万籁集篁竹。意思是说,潮湿的乌云承载着秋天的声音,各种声音汇聚在竹林中。 江湖白发长,独拥孤蓬宿。意思是说,江湖中的人们头发已经变白了,只有我独自拥抱着孤独的芦苇住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潇湘八景之一的“潇湘夜雨”的描绘
以下是对《潇湘八景·其二·洞庭秋月》一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月出天在水,平湖净于席。 “月出天在水”描绘了月亮从天空中升起,映照在水面之上的景象。“平湖净于席”则形容湖水平静如镜,可以让人坐在湖边休息。 - 安得谪仙人,来听君山笛。 表达了作者渴望有位仙人能够聆听他的心声,尤其是来自君山(即洞庭湖上的君山岛)的笛声。 2. 译文: - 明月从天空升起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的意思进行赏析。“潇湘八景”是唐代诗人张继在湖南长沙时所创作的组诗,共八首,每首七句,全为绝句;其内容主要是作者游历潇湘地区时所见山水风物,以及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其三”指的是《枫桥夜泊》中的第三首。“远浦归帆”的意思是远处的河面上,一只孤零零的帆船正乘风破浪地行驶着;夕阳西下,江水波光粼粼,帆影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