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人日直夫东园小集 - 注释:“人日”是指农历正月初一日,即春节。“直夫”可能指的是某位名叫“夫”的人。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在正月初一那天,在自己家的东园举行了一个小聚会。 - 赏析:此句点明了活动的时间是春节期间,地点为家中的东园。通过“小集”一词,传达了节日氛围中的亲密聚会和欢愉之情。 2. 雪后江梅灿玉英,萧然人日半阴晴 - 注释:“雪后”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
诗句原文:刚喜重阳临闰月,不辞老病复登台。 注释:诗人刚喜迎着重阳节的来临,恰逢闰九月的月份,尽管年事已高身体又有病痛,但他依然登上高台。 赏析:这首诗以“闰九月”为题,描绘了诗人在重阳佳节之际,尽管年事已高、身患疾病,但仍不辞辛苦地登上高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是岁闰九月再泛译文及赏析 译文 1.
【诗句释义】: 己酉除夕,即己酉年除夕。八十衰翁仍送岁,指作者在己酉年除夕时,仍然像年轻人一样为老人送终。垆薰灯影共婆娑,指家中的炉火旁,灯光映照下,家人欢聚一堂,共度佳节。青云志业消都尽,指年轻时立志要飞黄腾达的愿望,如今已经全部破灭。白发光阴得最多,指岁月无情,白发渐多,但依然享受着晚年的幸福生活。天地劳生空蠹简,指人生短暂,如同蛀书虫般消耗在世间琐事中,无所作为。江湖得意有渔蓑
汛湖 春尽南湖碧玉流,故人湖上共夷犹。 平桡野渡沿青草,叠鼓中川起白鸥。 云日霏霏梅子雨,风蒲猎猎藕花洲。 行春桥外山千叠,尽逐波光上彩舟。 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南湖如同碧玉般清澈流动。老朋友一起在湖上漫步,寻找着曾经的足迹。 沿着青草铺就的小径,我们乘坐着小艇,来到了一片静谧的野渡边。突然,鼓声从远处传来,像是有人在敲打着什么乐器。 天空中的云朵和太阳,仿佛都被雨水打湿了一般
【注释】 丁未:指农历九月九日。履约诸君:指诗人在这一天与朋友相聚。泛石湖:泛舟于石湖之上。方:方形的石头,这里指石桥。宿雨初晴:早晨的雨刚停。碧云:青白色的云。敛:收拢。日华:阳光照耀大地的光华。黄菊茱萸:菊花和茱萸。茱萸即木香,一种草本植物,有香气,可入药。沧洲:大河、湖泊中长满芦苇的地方,这里泛指水边。画桥:用彩画装饰的桥梁。人似蚁,形容人很多。白鸟:白色的鸟儿。湖心兰棹:湖中心的小舟
共说于公治狱仁,还闻韦氏薄籯金。 生儿已副高门望,作室能忘肯搆心。 一脉承传书种在,百年培养庆源深。 庭前手植三槐树,会见森森长碧阴。 注释: 1. 共说于公治狱仁:大家都称赞于公治理政事仁慈。 2. 还闻韦氏薄籯金:我还听说韦氏家财丰厚。 3. 生儿已副高门望:生了男孩,就足以成为高门显贵。 4. 作室能忘肯搆心:建造房屋时,能够忘记自己曾经的贫困。 5. 一脉承传书种在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元旦书事》: 1. "奕奕祥光报令辰,融融淑气转洪钧。" - “奕奕祥光”形容吉祥的光芒四射,充满了喜庆和希望的气氛;“报令辰”意味着吉祥的光芒照耀着新的一年或新的一天。 - “融融淑气”描述温暖宜人的气息,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转洪钧”则意味着这种气息如同天地间的运转一样无处不在,象征着生命力的充沛和自然的和谐。 2. "开门聊自占风色,展刺先欣见故人。"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要求,如本题是“逐句翻译并赏析”,那么翻译时一定要字字落实。然后要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歌的情感。此诗是写景抒情诗,全诗描绘了南湖春汛时节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表达了作者闲适、安逸的生活情趣。 “春尽南湖碧玉流,故人湖上共夷犹”,第一句写春天即将逝去,湖水清澈透明,如同碧玉一般。第二句写在湖上与老朋友一起悠闲地徘徊
五月望日登望湖亭 五月望日,即五月初一。望,古历每月十五为望。 木末虚亭瞰碧澜,倒飞天影入凭阑。 木末:指树梢。木末虚亭,即望湖亭。瞰碧澜,俯瞰碧波荡漾的湖水。“倒飞天影”句,写亭子倒映在湖水中,仿佛是飞天的倩影。凭阑:倚栏而立。 岚光浮动千峰湿,雨气薰蒸五月寒。 岚光:山间的雾霭。浮动:飘忽不定。千峰:指远处的群山。岚光浮动,形容山色迷蒙。千峰湿:山间雾气弥漫,使山峰显得湿润。雨气薰蒸
【诗句释义】: - 酒阑灯烬夜茫然,抚事追思十载前。 - 酒喝到尽,灯也吹灭了,夜深人静时,我不禁陷入沉思,回想过去的十年。 - 坐上渐看同辈少,眼中殊觉后生贤。 - 坐在宴会中,看到与我年纪相仿的朋友越来越少,但总觉得后起之秀更加优秀。 - 江城寒薄梅花早,原野霜清落木坚。 - 我所在的江城冬天来得特别早,原野上的树木因为霜冻而变得坚硬。 - 皮骨已空心力尽,还将衰鬓待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