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时,首先读懂全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诗句的妙处。 “雨中花慢·寒食前一日小雨,牡丹已将开”,点出时间、天气、节候及主人公的心情。首句写“雨”而未用一个“滴”字,却写出了春雨的绵绵不绝。第二句说“已将开”,是说花期将近,但此时还下着小雨;第三四句则进一步写出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影响:春天将要离去了。这两句写春景,却暗藏了伤春之情
注释: 卜算子 · 其二并涧顷种木芙蓉,九月旦盛开 晓雨洗新妆,艳艳惊衰眼。不趁东风取次开,待得清霜晚。 曲港照回流,影乱微波浅。作态低昂好自持,水阔烟波远。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木芙蓉在清晨的雨水中绽放的情景。词人以“晓雨”开篇,描绘了清晨的雨水如何洗涤着木芙蓉的新妆,使其更加艳丽夺目。接着,词人用“秋”字点明时节,表达了对木芙蓉盛开的惊喜和欣赏。 接下来的两句词,词人用“不趁着东风
采桑子 · 冬至日,与许干誉、章几道饭积善。晚归雪作,因留小饮 山径小路归来晚,暮雪纷披。尊酒殷勤。邂逅相从只有君。 全家住处无人到,元在重云。此景谁分,万玉参差更作群。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采桑子慢”等。双调,四十六字,上片八句五仄韵,下片十句六仄韵。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太阳黄经达最大值,为全年白昼最短的一天。 许干誉:即许及之,作者友人,时任太常博士。 章几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本题为直接性默写,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前后句的提示写出诗句。 “薄雪消时春已半。踏遍苍苔,手挽花枝看。一缕游丝牵不断。多情更觉蜂儿乱。”是说: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但雪还没有融尽,此时我正踏着积雪去观赏那些盛开的花朵。看到蝴蝶在花朵间飞舞,蜜蜂在花朵上忙碌
【注释】 ①南歌子: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②麦陇:指麦田中的小路。③桃溪:指临芳观附近的小河。④绿槐:指路旁的槐树。⑤縠纹:指水波荡漾的样子
南乡子·其二 自后圃晚步湖上 小院雨新晴。初听黄鹂第一声。满地绿阴人不到,盈盈。一点孤花尚有情。 却傍水边行。叶底跳鱼浪自惊。日暮小舟何处去,斜横。冲破波痕久未平。 注释: 1.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南乡子慢"或"南乡子慢拍"等。此调有单调,双调,三段一百零九字,四段一百一十七字,五段一百三十六字三种体式。以李清照的《南乡子·天上星河转》为正体,代表作品有辛弃疾的《南乡子·和贺新郎》等。 2.
《南乡子·其三》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品之一。此词描写作者在西岩种梅,梅花先于百花开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全词如下: 南乡子 · 其三 癸卯(1073年),种梅于西岩,地瘦难立,石间无花开。今岁十一月,辄先开数枝,喜之,为赋 注释: 癸卯,农历十二月份,这里指农历癸卯年。 西岩,地名,位于今天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境内。 地瘦难立,石头间的泥土太少,梅花很难生长。
鹧鸪天·其六与鲁卿晚雨泛舟出西郭,用烟波定韵 天末残霞卷暮红。波间时见没凫翁。斜风细雨家何在,老矣生涯尽个中。惟此意,与公同。未须持酒祝牛宫。旁人不解青蓑意,犹说黄金宝带重。 注释 1. 天末残霞:天空的尽头,夕阳映照下的残余霞光。 2. 卷暮红:将夕阳余晖卷曲成红色的景象。 3. 没凫翁:水中或水面上看不见任何船只,仿佛连水鸟也不见了踪影。 4. 斜风细雨:风向斜角吹来,且伴有细小的雨丝
小雨达旦,东斋独宿不能寐,有怀松江旧游 雨声萧瑟,初到梧桐响。人不寐,秋声爽。低檐灯暗淡,画幕风来往。谁共赏。依稀记得船篷上。 拍岸浮轻浪。水阔菰蒲长。向别浦,收横网。绿蓑冲瞑□,艇子摇双桨。君莫忘。此情犹是当时唱。 注释: 1. 小雨达旦:小雨一直下到天亮。 2. 东斋:书房或书房的东边。 3. 不能寐:不能入睡。 4. 有怀:有所思念。 5. 松江:即今上海松江县,作者曾在此任职。 6.
【注释】 ①湖光亭:即白鹤湖。在浙江省杭州市,相传晋代有位叫严光的人曾在这地方隐居。 ②蒹葭(jiān jiá):一种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植物。 ③清霜:指秋霜。 ④烟树:指树林的朦胧影子。 ⑤孤鸿:比喻孤独的人。 ⑥梅花:这里借梅喻人,指自己。 ⑦“记得”二句:意思是你还记得我当年在江南水边与别时的情景吗?“南枝问”,指询问南枝上的梅花,暗寓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