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
``` 夏夜纳凉,凤凰亭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注释:在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新月挂在树梢,暗水流经干枯的水塘。不时可以看到稀疏的星星映落在屋檐上,几只流萤飞过。我内心已经没有太多的归意,故意作出连绵的环绕。想要通过歌声向采莲的人询问,但是水远水阔烟雾茫茫。赏析:此词描绘了作者在夜晚乘凉的情境,通过新月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李清照的《清平乐·村居》。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水空相映。淡碧涵千顷:水面与天空相互映衬,淡蓝色的水面像一面镜子,映照着辽阔的田野,如同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2. 素练不收寒玉镜:白色的丝带没有收回去,就像一块寒玉制成的镜子,清澈明亮。 3. □落阶无影:台阶上的□(可能是某种装饰物或石头等)已经脱落,没有影子。 4. 纤纤与捧金杯:纤细的手捧着金色的杯子
【注释】 池亭:指池塘中的亭子。新成:刚建成。晚步:傍晚散步。 蘸:沾着。鳞鳞:指水波荡漾的样子。 百草千花:各种草木花树。过了:已过春末。初新:刚刚开张,刚刚盛开。 高槐:高大的槐树。占春:占据春天。 歌啸:歌唱吟咏。堕纶巾:摘下束发带。纶巾:古代的一种头巾,用丝或麻织成,下垂到胸前。 午醉:午后饮酒之后。醒:醒后。 月明归去:月亮明亮的时候回家。青蘋(xīn):一种水草。 赏析:
鹧鸪天·其七 诗句释义: - 一曲青山映小池。 - “一曲”形容山的形状优美,如同一曲。 - “青山”指周围的山峰。 - “映小池”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青山倒映在小池塘中。 - 绿荷阴尽雨离披。 - “绿荷阴”指的是荷叶被雨水打湿后的样子。 - “尽”表示完全、全部的意思。 - “离披”是形容荷叶上的水珠四散的样子。 - 何人解识秋堪美? - “何人”指那些不了解的人。 -
晓烟溪畔,曾记得东风的面庞。大自然用神奇的手法重新裁剪,额黄明艳如粉似花,不像其他花朵那样娇柔。凝露的脸,多情得就像当年相见时一样。 谁去沧波岸,特地移开闲馆,情一缕,愁千点。烦你搜寻美妙的话语,为我催动清宴,细细观看。纷乱的乱蕊如同凡俗的艳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黄梅的图景。首句起笔不凡,“晓烟”二字写出了黄梅的清晨,“溪畔”二字写出了诗人观赏黄梅的位置
注释: 鹧鸪天 · 其一十二月二十二日与许干誉赏梅 不怕微霜点玉肌。恨无流水照冰姿。与君着意从头看,初见今年第一枝。 人醉后,雪消时。江南春色寄来迟。使君本是花前客,莫怪殷勤为赋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十二月二十二日与朋友一起赏梅时所作。诗人不畏冷霜的侵袭,只希望友人能欣赏到梅花的第一枝,这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和热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认为它是冬天最美的花朵之一。
水龙吟·其一 八月十日,与强少逸游道场山,放舟中流,命工吹笛舟尾迎月归。 舵楼横笛孤吹,暮云散尽天如水。人间底事,忽惊飞坠,冰壶千里。玉树风清,漫披遥卷,与空无际。料嫦娥此夜,殷勤偏照,知人在、千山里。 译文:在舵楼横吹着独奏的笛声,天空中的云彩散去仿佛是清澈的水面。突然之间,有人惊恐地从空中坠落,好像被冰壶所困。远处的树木随风摇曳,似乎被轻轻覆盖。我不禁想,这美丽的月光是否也在这千山万水之外呢
【赏析】 《鹧鸪天》,又名《如梦令》、《忆仙姿》,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此词上片写雨中湖景;下片追叙往事,抒发感慨。全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意境空阔,含蓄隽永。 “小雨初收报夕阳”,起首二句写景,渲染出一种凄迷的雨后景象。 “归云欲度转横塘”:云在天空自由自在地移动,而横塘却有一道栏杆将它阻挡。这里既写自然景物之“美”,也表现诗人对美好景色不能欣赏的惆怅之情。
晓日初开露未晞。 夕烟轻散雨还微。 暗摇绿雾游鯈戏, 斜映红云属玉飞。 注释: 1. 晓日:早晨的太阳 2. 初开:刚刚出现 3. 露未晞:露水尚未完全蒸发 4. 夕烟:傍晚的烟雾 5. 轻散:轻轻消散 6. 雨还微:雨点还很小 7. 暗摇:悄悄摇曳 8. 绿雾:绿色的雾气 9. 游鯈戏:水中的鱼儿在嬉戏 10. 斜映:倾斜地映照 11. 红云:红色的云彩 12. 属玉:如同玉一样美丽 赏析
【解析】 本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辛弃疾。这首词上片写春日游园,下片写春日宴饮的情景。全词通过描写春日游园和宴饮的场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答案】 一年春事,常恨风和雨。趁取未残时,醉花前、春应相许。山公倒载,日暮习池回,问东风,春知否,莫道空归去。——一年之中,春天的事情总是恨春风和雨水,趁着春天还没有结束,我沉醉在花丛中(赏花) 也似春和豫。争笑使君狂,占风光、不教飞絮。明朝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