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
鹧鸪天 · 其二元夕次韵干誉 夹路行歌尽落梅。篆烟香细袅寒灰。 云移碧海三山近,月破中天九陌开。 追乐事,惜多才。车声遥听走晴雷。 十年梦断钧天奏,犹记流霞醉后杯。 注释:在道路两旁行进时高歌,直到落梅花飘满大地。篆烟缭绕的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仿佛烟雾缭绕着寒冷的灰烬。乌云逐渐被风吹散,使得天空中的三座山峰变得清晰可见,明月冲破云层,将明亮的月光洒向大地。追逐欢乐之事
鹧鸪天 · 其五次韵鲁卿大钱观太湖兰茝空悲楚客秋。旌旗谁见使君游。凌云不隔三山路,破浪聊凭万里舟。 公欲去,尚能留。杯行到手未宜休。新诗无物堪伦比,愿探珊瑚出宝钩。 注释: - 兰茝空悲楚客秋:兰花和茝兰在秋天里显得格外悲伤 - 旌旗:旗帜、军旗 - 凌云: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谁见使君游:谁看见使君(指鲁卿)游览? - 破浪:船只破浪向前 - 尚能留:仍然能够留下 - 新诗:新的诗歌 - 琼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赏析和概括。解答此类型的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具体分析作答。“粉消妆半。一曲阳春歌始断”一句的意思是:胭脂已化,妆也未上,一曲《阳春白雪》刚刚结束。“便觉香红。十倍光华昔未逢”一句的意思是:一觉醒来,觉得香气四溢,光彩夺目。往日没有这样的好时光。“杨花吹起。犹自风前相枕倚”一句的意思是:杨柳的花粉被风吹起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本诗为宋代词人辛弃疾所写。上片起句“逋堂睡起,同吹洞箫”,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绿阴初过黄梅雨”一句,既点出了季节,又交代了天气;“隔叶闻莺语”一句,写出了听觉效果;“时有微凉风动”一句,则表现了触觉效果(或感官效果);“天涯走遍终何有”两句,抒发了诗人感慨时光流逝的情怀。下片前两句,由“天涯走遍”而想到“白发空搔首”,表现了作者对青春流逝的伤感;后两句
《点绛唇·其一晚出山榭》,是南宋词人陆游的一首词,写于公元1165年(宋孝宗淳熙二年)。此词为记游之作,描写了作者在春初时游览兰园的情景。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诗句释义与翻译: - 高柳萧萧,睡余已觉西风劲。小窗人静,淅沥生秋听。 - “高柳萧萧”形容柳树高大而挺拔,随风摇曳,发出萧瑟的声音。“西风劲”指的是秋天的西风吹拂着大地,带来凉爽的感觉。“小窗人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
【解析】 “丙辰八月二十七日雨中与何彦亨小饮”:丙辰年八月二十七日,雨中与何彦亨小饮。 “山上飞泉,漫流山下知何处”:山上的飞泉,在山间漫流而下,不知流向哪里。 “乱云无数”:无数的乌云。 “留得幽人住”:只有隐居的人留下。 “深闭柴门,听尽空檐雨”:深闭柴门,任空荡的屋檐上滴答着雨水。 “秋还暮。小窗低户。惟有寒蛩语”:秋天来临的时候,天色渐暗。小窗户低矮而简陋,只有蟋蟀在鸣叫。 赏析:
【赏析】 虞美人是词牌名。其六,即词的第六首。这首词描写寒食泛舟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故人、往事和旧日春景的怀念之情。 “平波涨绿春堤满”,开篇即点出时节,是春末初夏之时。此时,春天的景色已渐渐归于平静,水面上绿波荡漾,堤岸上的春草也长满了青苔。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渡口人归晚”,接着描绘了渡口的情景。渡口是人们往来的地方,此时天色已经晚了,人们纷纷回家,渡口显得有些冷清
玉楼春 · 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花残却是春留恋。几日馀香吹酒面。 湿烟不隔柳条青,小雨池塘初有燕。 波光纵使明如练。可奈落红纷似霰。 解将心事诉东风,只有啼莺千种啭。 【注释】 (1)玉楼春:词牌名。又名“绿意、忆秦娥、惜秋华”等。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2)二月二十六日:农历二月二十六日。 (3)晚雨:傍晚的细雨。 (4)集客:招集朋友聚会饮酒作乐。 (5)留恋:不忍离别。
注释:在雪中赏牡丹,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前村夜半。每为江梅肠欲断。 前村夜晚,月光皎洁,我常常因为欣赏梅花而心绪不宁。 浅紫深红。谁信漫天雪里逢。 眼前这些盛开的牡丹,颜色鲜艳,与雪景相映成趣,让人难以置信它们能在大雪中绽放。 醉头扶起。宿酒阑干犹困倚。 喝得大醉之后,我勉强支撑着身体,靠在栏杆上休息。 便莫催残。明日东风为扫看。 不要催促这盛开的景象,让明天的东风来打扫它吧! 赏析
【注释】 梅花落尽:指冬天过去,春天到来。桃花小:形容春景明媚。新亭:三国时吴人王蕃、虞翻在石头山为东吴守将。二人曾与晋人王导同游,后王导镇守石头,王蕃、虞翻又来拜访,王导设宴招待,两人作《咏怀诗》以示感慨。此诗即其之一。蔡子因: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友人。 【译文】 梅花落尽了,桃花也小了。春天的事情还剩下多少?新亭风景还是依然。白发的故人相遇,暂且流连。 家山应该在层林之外。怅望花前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