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
注释翻译: 送走了客人,我独自面对鸳鸯绣成的屏风。我们约定在来年春天双双飞往鹦鹉洲去相会。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之情。开头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两人的离别之苦。“频年”意为“多年”,“独对鸳鸯绮”、“计日双飞鹦鹉洲”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和对重逢之日的期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理解。此题干要求分析“赏析”,首先明确赏析的角度:从诗歌的内容、形式及诗人的思想感情等角度作答。 1. 首联“秋日道中”四字点明时令和地点。齐鲁西风草树秋,写秋天来到齐鲁大地,所见所闻,是秋风肃杀,草木凋零。齐鲁之地,地势高下有别:上至山巅
酬李书记越城秋夜见赠 东越秋城夜,西人白发年。 寒城警刁斗,孤愤抱龙泉。 凤辇栖岐下,鲸波斗洛川。 量空海陵粟,赐乏水衡钱。 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 苍苍不可问,余亦赋思玄。 译文 东越的秋夜里,我与你的友情如此深厚,你已是风烛残年之人。 寒冷的城墙上,更深夜半,听到刁斗声声,我满怀忧愤和孤独。 凤辇在歧山之下,洛阳之水波涛汹涌,我深感忧虑与不安。 虽然国库空虚
注释: 春申君祠:春申君,名黄歇,战国时期楚国人,曾担任楚王的宰相,后来被封为春申君。春申君祠是纪念春申君的地方。 古柏阴阴石泉水:古柏,指祠堂前的古柏树;阴阴,形容古柏树郁郁葱葱的样子;石泉,指祠堂前的石泉水。 日暮江南无主人,弥令过客思公子。:日暮时分,江南地区没有主人,使得路过此地的客人更加思念春申君,因为春申君曾经在这里做过官。 萧条寒景傍山村,寂寞谁知楚相尊。:萧条寒景
注释:重门敞开春日傍晚,灯光烛影显得格外温馨。让我沉醉于百樽美酒之中,留连夜未归。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友人家中的欢乐情景。首句“重门敞春夕”,写诗人进入友人家的大门时所见。重门,指高大的双扇门,也借指富贵人家的门。春天的晚上,重门敞开,自然透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气象。“灯烛霭馀辉”一句,是说室内点着灯烛,余光闪烁,映照得整个房间通明,给人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主人家的豪华气派
【注释】: 1. 代书索镜:代人写信索要旧时的镜子。 2. 贱子:对别人的谦称,表示自谦。 3. 汉经:指汉朝的经书,这里泛指古代的经典。 4. 胡尘:指胡人的战尘,借指边关。 5. 珠还:指珍珠被送回原主手中。 6. 鹊绕:鹊鸟盘旋,象征团圆和归来。 7. 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8. 窥予白发亲:意思是说,希望早日看到自己的头发变得苍白、亲昵。 【译文】:
【注释】: 杂曲歌辞长相思(一作《长别离》)。 辽阳:古地名,汉时在今辽宁省辽阳县一带。 望河县:汉时县名,治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南。 白首:年老。无由见:没有办法相见。 海上珊瑚枝:珊瑚树枝繁叶茂,色彩斑斓,比喻女子美丽如花。寄春燕:燕子每年春来秋去,飞回巢中,此处借指书信往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征夫对所思人的怀念之情的诗。诗人用“望”字起兴,点明题意,以辽阳望河县、海上珊瑚枝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义来分析并归纳出诗歌的主旨。答题模式:先逐句翻译诗句,再逐句概括每句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诗首联写战乱之地;颔联写战事连年、民不聊生;颈联写邹判官去陈留安抚百姓;尾联写诗人对邹判官的赞颂及对时政的忧虑。 “齐宋伤心地”,齐、宋二国是古代中原地区,也是战争频繁之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全诗分析。“连山尽塞水萦回”,意思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与塞北的黄河水缠绕回环。“山上戍门临水开”,意思是戍门之上,有一座山。“珠帘直下一百丈”,意思是那珠帘高挂,直垂一百丈。“日暖游鳞自相向”,意思是阳光温暖,鱼儿相互戏耍着游动。“昔人爱险闭层城,今人复爱闲江清”,意思是往日人们喜欢在险要的关城之内建楼筑阁
【注释】: 奉寄皇甫补阙:写给皇甫补阙(补阙,官名,负责起草皇帝诏令的官员)的信。 京口情人别久:在京口与情人分别已很久了。 扬州估客来疏:从扬州来的商人(估客,古代指贩卖货物的人)渐渐稀少。 潮至浔阳回去,相思无处通书:潮水涨起时来到浔阳江边,想回家乡,但无法与爱人互通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后,写给友人信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离别时的情态和心情。 “京口情人别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