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
【注释】: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首座寺庙,故名。 空:指佛经已全部译成汉文。事已空:事情已经完结。 断碑残刹:断残不全的石碑和残破的殿堂。见遗踪:指这些遗迹仍然存在。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茅屋:用茅草盖成的屋子。秋风起:秋风刮起来。羁思:羁旅中的思念。浓:浓重、深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历古迹而引发感慨的诗。前二句点出题意,表明作者游历了古代著名的佛教圣地——白马寺。后两句则转入抒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出答案,涉及的要点有表现手法、情感主旨等。 “六国平来四海家”: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山东六个诸侯国的遗民迁到关东地区。这一句是说秦朝灭亡后,山东六国的遗民都来到这里安居乐业了。从“相君”“擅才华”“颂德”等词句来看,作者在赞美始皇统一全国的伟大功绩,同时暗寓了作者自己怀有收复失地之志。
碧瓦朱楹白昼闲,金衣宝扇晓风寒。 摩云观阁高如许,长对河流出断山。 注释: 碧瓦朱楹:指的是明德宫的建筑风格,碧绿的琉璃瓦与朱红色的楹柱相映成趣。 金衣宝扇:指宫女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手持金色的扇子,给人一种高贵而优雅的感觉。 晓风寒:早晨的寒风,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摩云观阁高如许:摩云观阁位于高处,显得非常高大。 长对河流出断山:明德宫的地理位置在河流旁边,背靠着断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色。
【注释】 汉家宗室:汉代的皇族。河间:指河北献王刘德,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以好学著称。独称贤:特别被称赞为贤能。遗事:遗留下来的事。闲中:闲暇之中。旧编:旧日记载。偶过:偶然经过。却怜:却怜惜。荒冢:荒凉的坟墓。频求:频繁地寻求。千古书:泛指大量的书籍。连帙:成捆的书。三雍:指古代周代的辟雍、唐虞的洛邑和夏商的东都。策:指策论。几篇:几篇文章。雅乐:高雅的音乐。未兴:尚未兴盛。人已逝
【诗句释义】 1. 安公房:地名,这里指代一个寺庙。 2. 问法:询问佛法。 3. 流年:指时间的流逝。 4. 世事何时是了时:世间的事务何时才能有个了结。 5. 东林:佛教用语,意指修行之地,即寺院。 6. 禅伯:指禅宗大师,这里指禅宗大师。 7. 遣将心地学琉璃:让内心的世界如同琉璃一样纯净、明亮。 【译文】 在安公房寺中询问佛法, 时光流转日复一日, 何日能见世事尽如愿?
诗句原文: 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 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译文: 紫阳宫的宫女们捧着丹砂,王母娘娘命令她们前往汉朝皇帝家中。春风不愿停下仙人的车驾,却向着蓬莱岛上观赏杏花。 赏析: 本词通过对紫阳宫女、王母娘娘、春风以及蓬莱岛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紫阳宫是古代道教的重要场所之一,宫女们捧丹砂的行为
金谷园 彩楼歌馆正融融,一骑星飞锦帐空。 老尽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鸟怨东风。 注释:金谷园的楼台上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摆满了整个宴席。骑马的人像流星般飞驰而去,锦帐空空如也。花儿虽然已经凋零,但春天仍然不理睬它们,年年都有鸟儿在风中哀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金谷园的繁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第一句“彩楼歌馆正融融”,描绘了金谷园的繁华景象,彩楼歌馆象征着繁荣昌盛的时代
【注释】 ①征西府:指唐代的陇西公李适之的别墅。李适之曾于天宝年间出任陇西郡太守,后因得罪权贵被贬至岭南,在岭南任刺史多年,晚年回长安居住。②残花:指未谢的花朵。③“自从”句:意思是说自己自从身任征西府的长官以来,每到春天花开的时候,就不得不离开家到那里去。④开时:开花。⑤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叙其从官外而归隐田园的生活经历。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陇西公府任职时,每到春日花开时节
【诗句注释】 江城:即指会稽郡。 雪霁:雪停。 郢客:指诗人自己,以屈原自况。 华:花。 夏禹坛:在会稽县西,相传夏禹治水于此。 玉:玉石。 西施浦:在会稽县城东。 睥睨(bì nǐ):斜视,这里指日出后阳光斜射。 微明:微弱的光亮。 清映:清澈地映照。 越人家:指山阴道上,越中古村落,风景如画。 【译文】 昨夜会稽城的江边,大雪纷纷像花朵般飘落,我登上城楼眺望远方
感怀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 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注释翻译及赏析 --- 这首李清照的《感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怀念。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揭示了她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个人理想的坚守。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释义及赏析: 1. 调与时人背 - 表达诗人与世俗观念格格不入,不愿随波逐流。 2. 心将静者论 - 内心平静的人才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