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
【注释】 谏垣:官署。 弥久:时间很长。 看此际:看到目前。 三公:指宰相等高级官员。 封事:奏章。 愈多:越多。 懋:大。 淹留:滞留,停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借对柯山的题咏,寄托了他对朝廷中那些高官显贵的不满情绪。“谏垣弥久望弥尊”一句,既表明了谏垣地位的高贵,又表达了他希望建功立业的愿望;“看此际三公,都是当年等辈”,则是说眼前这些身居高位的人都是当年与他一样的人
【注释】 1. 题:题咏,即题诗。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昌。 2. 仙家:神仙之家(指传说中的仙人居所)。好楼居:喜欢住在高楼。 3. 乘:乘坐。黄鹤:传说中仙人乘着黄鹤飞去的地方,这里借指仙人的居处。 4. 必返:必定回来。 5. 诗客:诗人的别称。羽化:指成仙。 6. 焉知:哪里知道。赋白云非即其人:哪里知道“赋”和“白云”不是作者本人呢。 【赏析】 首联“仙家自昔好楼居”,是说自古以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干要求分析“新安孙莲叔观旭楼”一诗,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把握诗人的情感
新安孙莲叔观旭楼 公临敝邑,我吏仙乡,佩服典型,敢云易子而教; 昔号贤绅,令呼慈母,追随杖履,何期反主为宾。 注释: 1. 新安孙莲叔:指的是孙莲叔,一个在新安县的人。 2. 敝邑:这里用来指代自己的家乡。 3. 我吏仙乡:这里的“吏”指的是地方上的官员,“仙乡”则形容这个地方如同仙境一般美好。 4. 佩服典型:表示对孙莲叔的尊敬和钦佩。 5. 易子而教: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子路》
【注释】 新安:地名。孙莲叔:即孙应鳌,字莲叔。观旭楼:指观赏日出之处的楼台。生徒:读书人。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孙莲叔观旭楼而作。全诗以“门多桃李”开头,用桃花李子比喻朋友之多,接着又写“案少簿书”,意思是说朋友虽多,却无暇顾及文书工作;然后写到朋友之间“别宦恐无此乐”。最后两句则点明主旨,说现在仍有人能够像他一样欣赏日出美景,所以朋友虽然很多
新安孙莲叔观旭楼一身现像有多般,称大士不离本号; 千手指人登宝筏,奈众生尚有迷津。 注释: - 一身现像有多般:指的是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其外在的表现形态和内在的心灵状态是多种多样的。 - 称大士:指修行者自称是大士(佛)。 - 不离本号:意指始终保持着原本的本性或者目标。 - 千手指人登宝筏:形容修行者用无尽的智慧去指导和帮助那些有困惑的人,帮助他们登上通向解脱之路的宝筏。 -
注释:在华丽的绣帷之中,有穿着朴素的客人。少年时期曾在庭院里,手杖藜杖行走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借“绣衮丛中衣褐客”和“杖藜人”来表达他对仕途生涯的厌倦之情。诗中“绣衮丛中衣褐客”、“杖藜人”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所处环境
笠翁对韵·下卷·十三覃 宫对阙,座对龛。水北对天南。蜃楼对蚁郡,伟论对高谈。 - 注释:宫殿对应着皇宫,座位对应着小亭子。水往北对岸是南方。海市蜃楼对应着蚁穴郡,伟大的议论对应着高深的谈话。 - 赏析:此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景色画卷,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和谐。诗人以宫与阙、座与龛为起兴,用水北对天南和蜃楼对蚁穴郡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辽阔与人类的智慧
诗句: 1. 荣对辱,喜对忧。缱绻对绸缪。吴娃对越女,野马对沙鸥。茶解渴,酒消愁。白眼对苍头。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莘野耕夫闲举耜,磻溪渔父晚垂钩。龙马游河,羲圣因图而画卦;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明畴。 2. 冠对履,舄对裘。院小对庭幽。面墙对膝地,错智对良筹。孤嶂耸,大江流。芳泽对园丘。花潭来越唱,柳屿起吴讴。莺懒燕忙三月雨,蛩摧蝉退一天秋。钟子听琴,荒径入林山寂寂;谪仙捉月
诗句翻译 1 栽对植,薙对芟:种植与修剪。 2. 二伯对三监:二伯和三监相对应。 3. 朝臣对国老,职事对官衔:朝廷的大臣和国家的老者相对应,工作职责和官职名称相对应。 4. 鹿麌麌,兔毚毚:形容鹿和兔子的样子。 5. 启牍对开缄:打开文书。 6. 绿杨莺睍睆,红杏燕呢喃:描述春天的景色。 7. 半篱白酒娱陶令,一枕黄粱度吕岩:在篱笆旁边喝着酒,享受陶渊明的宁静生活;睡在枕头上度过一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