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
诗句释义: - 蘋(音“pín”,“苹”)对蓼(音“liǎo”,蓼是一种草),芡(音“qiàn”或“chèn”,一种水生植物)对菱(音“líng”,一种水生植物)。雁弋(音“yì”或“yì”,指捕鱼用的箭)对鱼罾(音“zhēng”)。齐纨(音“jiān”或“wán”,一种丝织品,产自齐国)对鲁缟(音“gòu”)。蜀锦(音“sú”或“jǐn”,一种古代的丝织品)对吴绫(音“líng”)
笠翁对韵·下卷·十二侵 译文: 歌声对曲调,啸声对吟声。往古对来今。山头对水面,远浦对遥岑。勤三上,惜寸阴。茂树对平林。卞和三献玉,杨震四知金。青皇风暖催芳草,白帝城高急暮砧。绣虎雕龙,才子窗前挥彩笔;描鸾刺凤,佳人帘下度金针。 登高对远眺,涉水对临流。瑞雪对甘霖。主欢对民乐,交浅对言深。耻三战,乐七擒。顾曲对知音。大车行槛槛,驷马聚骎骎。紫电青虹腾剑气,高山流水识琴心。屈子怀君
【诗句】 1. 形对貌,色对声。夏邑对周京。江云对渭树,玉馨对银筝。人老老,我卿卿。晓燕对春莺。玄霜舂玉杵,白露贮金茎。贾客君山秋弄笛,仙人缑岭夜吹笙。帝业独兴,尽道汉高能用将;父书空读,谁言赵括善知兵。 2. 功对业,性对情。月上对云行。乘龙对附骥,阆苑对蓬瀛。春秋笔,月旦评。东作对西成。隋珠光照乘,和璧价连城。三箭三人唐将勇,一琴一鹤赵公清。汉帝求贤,诏访严滩逢故旧;宋廷优老,年尊洛社重耆英
诗句: 1. 宽对猛,冷对炎。清直对尊严。云头对雨脚,鹤发对龙髯。风台谏,肃堂廉。保泰对鸣谦。五湖归范蠡,三径隐陶潜。一剑成功堪佩印,百钱满卦便垂帘。浊酒停杯,容我半酣愁际饮;好花傍座,看他微笑悟时拈。 - 注释:这是一首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的诗歌。诗句中“宽对猛”和“冷对炎”表达了对立的关系,而“清直对尊严”则表示了高洁和尊贵。诗句中的“云头对雨脚”形容天空的景象
诗句释义: - 庚对甲,巳对丁。魏阙对彤庭。 - 这里的“庚”指的是天干之一,与“甲”相对应,表示时间的开始;“巳”是地支之一,与“丁”相对应,表示时间的结束。“魏阙”指古代的宫门,“彤庭”指红色的宫殿庭院。 - 梅妻对鹤子,珠箔对银屏。 - “梅妻”和“鹤子”都是隐逸生活的象征,这里分别指梅花和仙鹤。“珠箔”和“银屏”都是古代女子闺房中用来遮挡视线的装饰物。 - 鸳浴沼,鹭飞汀
诗句: 微对巨,少对多。直干对平柯。蜂媒对蝶使,雨笠对烟蓑。眉淡扫,面微酡。妙舞对清歌。轻衫裁夏葛,薄袂剪春罗。将相兼行唐李靖,霸王杂用汉萧何。月本阴精,岂有羿妻曾窃药;星为夜宿,浪传织女漫投梭。 慈对善,虐对苛。缥缈对婆娑。长杨对细柳,嫩蕊对寒莎。追风马,挽日戈。玉液对金波。紫诏衔丹凤,黄庭换白鹅。画角江城梅作调,兰舟野渡竹为歌。门外雪飞,错认空中飘柳絮;岩边瀑响,误疑天半落银河。 松对竹
诗句及译文 1.寒对暑,日对年。蹴踘对秋千。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轻烟。歌宛转,貌婵娟。雪赋对云笺。荒芦栖宿雁,疏柳噪秋蝉。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篱倒着杏花天。 - 解释: 描述了四季的变化和自然景象,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 - 译文: 四季更替,春天的蹴踘游戏与秋天的荡秋千活动。描述大自然中的丹青山水、淡雅细雨,以及歌声婉转动听
笠翁对韵 · 下卷 · 三肴 注释: - 笠翁对韵:指清代诗人王士祯编撰的《笠翁偶笔》中的对仗格律诗,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 - 下卷:指的是该书的第三部分,即诗词歌赋部分,其中收录了许多古代诗词作品。 - 三肴:指的是古诗中的一种韵部,属于上平声的三肴韵部,包含了一些描写田园生活、山水风光等内容的诗句。 译文: - 诗对礼,卦对爻:这里是指诗词与礼仪、卦象相对应
诗句及注释: - 清对浊,美对嘉。鄙吝对矜夸。花须对柳眼,屋角对檐牙。志和宅,博望槎。秋实对春华。乾炉烹白雪,坤鼎炼丹砂。深宵望冷沙场月,绝塞听残野戍笳。满院松风,钟声隐隐为僧舍;半窗花月,锡影依依是道家。 译文: 清清的水与浊浊的水相对应,美丽和美好互相对应。鄙俗和自谦互相对立。花朵和柳枝相映成趣,屋角的飞檐和檐牙相得益彰。 志和的住所,博望槎的踪迹。秋天的果实与春天的花互相呼应
笠翁对韵(七阳) 台对阁,沼对塘。朝雨对夕阳。游人对隐士,谢女对秋娘。三寸舌,九回肠。玉液对琼浆。秦皇照胆镜,徐肇返魂香。青萍夜啸芙蓉匣,黄卷时摊薜荔床。元亨利贞,天地一机成化育;仁义礼智,圣贤千古立纲常。 注释: - 台:台榭 - 阁:楼阁 - 沼:池塘 - 朝雨:早晨的雨水 - 夕阳:傍晚的阳光 - 游人:游客 - 隐士:隐居的人 - 谢女:美丽的女子 - 三寸舌:形容说话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