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
【注释】 山中楚辞六首其一:指屈原的《离骚》中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一段。 弭节:停止车马,止住马。弭,止也。 杜若:一种香草名,即泽兰。又名“江蓠”。 大:大如。 雕鳞:刻有花纹的鱼甲。这里指装饰华丽的车子。 杂羽:鸟兽羽毛。这里比喻车上的帷幕。 盖:车篷。 油:通“旒”,用五彩丝绳结成的装饰物。这里指车前悬挂的流苏。 【赏析】 这是屈原《离骚》中的开头一段。诗人以“青春素景”起兴
``` 美人不见紫锦衾。黄泉应至何所禁。 译文:美丽的女子没有紫色的锦被,黄泉路上该到何处去? 注释:“黄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这里代指阴间。“禁”表示禁止、约束。“紫锦衾”指用紫色丝绸做成的被子。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诗中的“紫锦衾”象征着生前的富贵与奢华,而一旦离去,一切都化为乌有。诗人以“美人不见紫锦衾”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生者面对死亡时的无奈与哀伤。接着
注释: 入橘浦兮容与, 进入橘子树林时心旷神怡。 心敞惘兮迷所识, 心中开阔而迷茫于所认识的东西。 视烟霞而一色, 眺望云霞,觉得它们颜色相同。 深秋窈以亏, 秋天的景色已经显得有些昏暗。 天上列星之所极, 天上的星星都指向极远的方向。 赏析: 这首诗是屈原在山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楚国的深深忧虑和对楚国命运的担忧。诗中描述了他在山中漫步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注释】 河州:地名,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黄云:即沙尘。 起:出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风卷沙尘的景色。开头二句是写景,“多沙尘”、“起”,点明天气,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后两句是抒情,表现了作者对环境的不满和厌恶。 此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它以简练的笔墨写出了一幅大漠风沙图,画面上只有几行诗句:“黄云”“起”。然而,这“黄云”不是一般地指黄沙,而是特指风起时扬起的尘土。因为风沙迷蒙的景象
碧玉做的碗,银色的盘,一时刻铸出一对双鸾。 【注释】: 谣:诗题,即《双鸾纹银碗》。谣,一种曲调名。 碧玉:碧绿色的玉石。 银为盘:银质的盘。 一刻一镂:每一时刻都要镂刻一次。 化双鸾:变成一对双鸾。 赏析: 此诗为咏物小诗。诗中以碧玉作碗、银为盘,形象地描述了金银器皿的精美。“一刻一镂”四字,描绘了金银器皿的制作过程。诗人通过这一过程,赞美了金银器皿的精湛工艺和美丽花纹
【译文】 奏宣列之乐歌舞, 殷崇配天,周尊明祀。 瑞合汾阴,庆同泰畤。 青幕云舒,丹殿霞起。 二曜惟新,五精告始。 于以享之,景福是履。 【注释】 1. 奏宣列之乐歌舞:奏宣列之乐是指演奏宣曲列水等古代乐曲。 2. 殷崇配天:殷崇是殷商的后代子孙,他奉祀祖先并祈求天神保佑。 3. 周尊明祀:周朝尊崇祭祀祖先,祈求祖先庇佑。 4. 瑞合汾阴:在汾河边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求得到神赐的吉祥和福气。
【注释】 自乐昌郡溯流入郴:自:从。乐昌郡,古县名,在今湖南耒阳西。溯流:逆水而上。郴:郴州,治所在桂阳(今湖南省郴州市北)。 兹山:指韶山。兹,此。 界:分界,界限。 夷夏:指中原与南方。 横:高耸入云。 寥廓:辽阔空旷。 【译文】 从乐昌郡逆水而上流入郴州,那山峰横跨在中原和南方的分界线上。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游览韶山时对韶山壮美的山水风光的赞美之情。首句点出韶山位于湘南,是楚越的分界
注释: 1. 时:时常,常常2. 有物有则:指有规矩,有原则 3. 伊:我 4. 上圣:圣人 5. 明德:光明的品德 6. 牺象交陈:用牛和羊祭祀 7. 郁尊四塞:郁郁葱葱,充满四方 8. 黍惟嘉谷:黍是好谷类 9. 酒惟玄默:酒是黑味的美酒 10. 荐通苍祇:向神灵进献食物 11. 庆覃黎黑:福泽延及天下 12. 愿灵之降,祚家佑国:希望神灵降临,为家族带来福祉 赏析:
【注释】侍:侍奉。始安: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石头城:即长安(今西安)。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初到长安时所作,以咏叹长安的壮丽景色和雄伟气势为内容,抒发了作者对长安的无限热爱之情。 “开局绕天邑”一句,点出长安城的地理位置。“局”指地理环境。“开局”,指从开始到结束;“绕”,“包围”;“天邑”,意谓京城,这里指首都或帝都;“天邑”也指长安。 “襟邑抱尊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诗歌句子的能力。 “牲出入歌”译为:祭祀时,用牲畜作为祭品,准备丰盛的食品。 “有牲在陈,有鼓在县。”译为:祭祀时,将牛羊豕三牲陈列在庙堂上,悬挂钟鼓乐器。 “腾烛象星,奔水类电。”译为:点燃蜡烛,火光冲天,如同天上的星星;奔腾的流水,如闪电般迅速。 “郊燎夙戒,駜彼乘駽。”译为:郊野烧火要早早准备,驱赶牛马,准备行猎。 “以伺质明,以伫神宴。”译为:等待太阳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