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渡西塞望江上诸山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南国多异山,杂树共冬荣。 注释:在南方,有很多独特的山峰,它们在冬天依然郁郁葱葱。 2. 潺湲夕涧急,嘈嘈晨鹍鸣。 注释:夜晚的山涧水流湍急而响亮,清晨公鸡的鸣叫声则更显清脆。 3. 石林上参错,流沫下纵横。 注释:在岩石林立的地方,水流交错纵横,形成美丽的景观。 4. 松气鉴青蔼,霞光铄丹英。 注释
【译文】 在建平王的游历中我来到纪南城,恭承你的恩惠使我官至南荆。 敛起衣襟依靠着光采,端正笏板奉侍着仁明。 又逢到绿草合拢,再见到翠云生成。 江甸知道礼节丰富,汉渚听闻教化清正。 君王恬淡思考,树立羽翼向往楚城。 年岁累积衣服剑戟都消逝,土地遥远宫馆变得平坦。 锦帐终久寂寞,彩瑟秘音英华难学。 丹沙信难学习,黄金不可制成。 迁化每如此,何必看重空名呢? 流岩中心怀惨痛,凝望之意方自惊心。
《望荆山诗》 【注释】①奉义:奉命。 ②江汉:今湖北、湖南一带,是长江和汉水汇合的地方。 ③楚塞长:指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北),因荆山为楚国的边关而得名。 ④南关:即南关隘,位于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桐柏山:又名“大别山”。 ⑤西岳:指华山。 ⑥寒郊:指荒凉的郊野。 ⑦清光:明亮的光辉。 ⑧悲风:凄厉的秋风。 ⑨云霞:彩云和彩霞。肃川涨:形容秋雨连绵,使河水暴涨。 ⑩岁晏:一年将尽。君如何
侍始安王石头城诗 绪官承盛世,逢恩侍英王。结剑从深景,抚袖逐曾光。暮情郁无已,流望在川阳。平原忽超远,参差见南湘。何如塞北阴,云鸿尽来翔。擥镜照愁色,徒坐引忧方。山中如未夕,无使桂叶伤。 注释: 1. 绪官:官职。 2. 承盛世:继承了盛世的美好。 3. 逢恩:得到恩宠或赏识。 4. 英王:英明的君主。 5. 结剑:拔出佩剑。 6. 深景:深远的境界。 7. 抚袖:抚摸袖子。 8. 流望:远望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岨山”“楚关带秦陇”、“婵娟”等字词的书写。 【答案】 怅然集汉北,还望岨山田。 沄沄百重壑,参差万里山。 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 草色敛穷水,木叶变长川。 秋至帝子降,客人伤婵娟。
【注释】 秋日心容与:指在秋日里心情平静,闲适。 涉水望碧莲:涉水而行,看水中的荷花。莲又称荷,故以碧莲代指荷花。 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紫菱也可供采撷,试着用它来宽解忧愁的岁月。 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参差不齐的荷叶下,百条溪流泛着波光向前流去。 高彩隘通壑,香氛丽广川:高高的花朵遮挡住山谷,芳香弥漫在宽阔的水面上。 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歌声从划船的女子口中唱出,舞蹈从江南传来
铜爵妓 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 雄剑顿无光,杂佩亦销烁。 秋至明月圆,风伤白露落。 清夜何湛湛,孤烛映兰幕。 抚影怆无从,惟怀忧不薄。 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 徒登歌舞台,终成蝼蚁郭。 译文: 武皇帝离去了华丽的宫阁,他的英勇和威严变得空寂无人。曾经锋利的宝剑失去了光芒,那些五彩缤纷的装饰品也已经黯淡失色。秋天到来时,明亮的月光高悬,微风拂过带来清凉的白露。在宁静的夜晚,我独自面对孤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此诗首联写自己乘着小车,跟随皇上的旌旗,经过从征虏始安王的途中;颔联写旅途所见:君子未获晏,小人亦自营;颈联写旅途所见:结轩首凉野,驱马傃寒城;尾联写所望:容裔还乡棹,逶迤去国征。 【答案】 ①“乘”,坐。②“帷幕”指车上的帷幔。③“仄身”指谦词,表示恭敬。④“休明”指太平、安定。⑤“君子未获晏”指君子不能安居。⑥“小人亦自营”指小人也为自己谋取利益
杂三言五首 宪妫禹而折法,袭仁谊而求安。不嬿婉于戚施,宁踸踔于马兰。俾后生之庶士,鉴明德之音翰。(注释:宪,指法律。妫,指禹。踸踔,形容行走迅速或跳跃。) 惟山中兮寂寞,沉忧思兮无从。石红青兮百叠,山浓淡兮万重。日下兮□□,月出兮铜峰。(注释:□□,形容日落时的景象。) 竹色兮拂户,水气兮绕窗。味哲人之遗珍,折片句兮忘老。(注释:味,体会,品味。哲人,指古代智者。)嘉石门之埋名
悼室人诗十首 清光澹且减,低意守空帷。 【注释】:清光,明亮的月光;澹,淡;低意,形容低垂的情思。空帷,空空的帷幕。 二妃丽潇湘,一有乍一无。 【注释】:二妃,指湘妃,传说中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因为对舜帝的思念而溺死湘江。 丽,美丽;潇湘,地名,今湖南省。 一有乍一无,这里形容的是二妃虽然有,却总是在一瞬间出现又消失。 佳人承云气,无下此幽都。 【注释】:佳人,美丽的女子;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