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长发
【注释】 唐多令: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 何事别离轻:为什么说离别如此轻松。何事,为什么;轻,轻松、轻易。 情怀雨地分:心情和雨水一样,洒落在一起。 吴头楚尾: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吴越地区、楚地)地势的两端。几曾经:几次经过。 料得故山猿鹤也,应笑我、未归人:料想故乡山上的猿和鹤也会嘲笑我这个还没回来的人吧。料得,猜想得出。 越岭暮钟声:指从江西到浙江途中越过山岭时,傍晚听到的钟声。 吴山接断云
【赏析】 《沁园春·落花》是元代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上片写春景,下片抒情。上片以“红雨”起兴,写落花纷飞之状;接以“情难自禁”,写伤春之感。下片写对杜牧、崔护的追怀和对莺啼绿树的感慨。全词借咏落花抒写作者对故国沦亡的哀叹和对南宋王朝苟延残喘的忧惧之情。词中多用典故及比喻,构思巧妙、含蓄蕴藉。 诗词原文: 满园红雨,怅情难自禁,此际伤春。恨迟来杜牧,空寻旧约,重过崔护,题向谁门。暖策青骢,鸣鞭嘶去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和诗句的意思来赏析。 “冬日好”意思是冬天的好时光。“盆贮水仙幽”是说将水仙花盆置于室内。 “密室暖吹红兽炭”意思是密室内用红兽炭取暖。“红兽炭”是古代烧制的红色木炭,这里指红炉。“红兽炭”,在北方又称“火盆”,即盛有易燃物品的盆或盒。寒冬腊月
诗句解读与分析 1. 诗句 - “秋日好,天畔雁来初。”:描述了秋季的美好景象,以及天空中雁群归来的情景。 - “野稻乍肥思簖蟹,秋风才起买鲈鱼。”:表达了对丰收的田野和秋季美食的喜爱。 - “黄菊遍庭除。”:描绘了庭院里菊花盛开的景象。 2. 译文 - “秋天真美好,大雁从天边飞来刚开始。”:秋天是一年之中最为美丽的季节,尤其是当远处的天空中开始有大雁飞过时,这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
【注释】 桐:梧桐。按红牙:指弹琴。红牙,古代乐器中的一种。 那人家:即“那人家家”。 【赏析】 上阕描绘了一幅春景图,下阕则写游春情景。全词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作者闲适的心情和优美的环境,表现了作者闲情逸致的情怀和高雅的艺术情趣
《会稽怀古》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思。下面是对这首词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万马奔腾 - 形容钱江上马匹众多,奔腾不息的景象。 2. 钱江上 - 指钱塘江,古代又称作“浙江”,是中国浙江省的一条大河。 3. 横流无定 - 河水湍急,没有固定的方向。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 但满眼 - 只有眼前,形容所见之景辽阔。
注释: 1. 酷相思:非常想念的人 2. 雨载吴山并越水,又值荷风清暑。 3. 算年来、踪跻真无据。 4. 待归也、留无计。 5. 待留也、归无计。 6. 终夜潺湲孤枕起,总是离人泪。 7. 试问江帆开也未。 8. 人去也、书难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诗。诗中描述了作者在雨中思念远方之人的情景,以及等待归期时的孤独和无助。 首句“酷相思”直接点明了主题
南乡子 袅矶吊昭烈夫人遗庙祀江洲。 红粉凋残土一丘。 遥望瞿塘归梦杳。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何事赚荆州。 鼎足三分志未休。 铁索千寻烧断后。 孙刘。 一样降帆出石头。 注释: 1. 遗庙:指已废弃的庙宇,这里指的是昭烈夫人(刘备之妻)的祠堂。 2. 江洲: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西南,古为三国时期荆州之地。 3. 红粉:指美女。 4. 土一丘:指坟墓被泥土覆盖,显得荒凉。 5.
罗敷媚 如何又是三春至,莺语东家。 燕语西家。 看尽桃花更李花。 如何又是三春去,绿满窗纱。 红断窗纱。 数尽昏鸦更晓鸦。 注释:三春指的是春季,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莺语和燕语则是春天的使者,它们在东家和西家之间传情达意。看尽桃花更李花,则是指春去花开又落,花开花谢,无始无终。绿满窗纱,则是指春天到了,窗外的窗户都覆盖上了绿色的树叶。红断窗纱,则是说红色的窗户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了绿色
【赏析】 本词是一首描写湖光山色的词作。上半阙写景,下一半阕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人借景抒情,以白蘋洲、堤带城襟的美景反衬出自己的愁思和无奈。全词语言流畅自然,富有音乐美。 【注释】 1. 江城子:又名《清平乐》。 2. 沙明水净橹声柔:沙地明亮,水面清澈,船橹声音柔和动听。 3. 白蘋洲:一种长满白蘋草的沙洲。 4. 就取湖头好景:就着湖边风景。 5. 报交游:回报朋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