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
【注释】 黄鹂:黄莺。绿阴:绿叶,形容树木茂密。碧柳:青绿色的柳树。风乱杨花:风吹动的杨花。月乱梨花:月光洒在梨花上。 梦魂赊:梦魂飘荡不定。人也天涯:人也像到了天涯一样远。花光人面绿窗纱:花朵的光影映照出人的面容,绿色的窗纱。红是桃花:桃花红艳艳丽。瘦是梅花:梅花清瘦而美丽。 【赏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春归不阻重门。 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 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登楼望、柳外销魂。 这首诗是夏完淳在明末乱世背景下所做,以“春尽夜”为题,通过描绘春天夜晚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深深哀愁和无奈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晚鸦”、“花影”、“春归”、“重门”、“江南三月”
诗句输出: 望江南,期已过,不见暮帆归。 译文输出: 我等待的人已经错过,不见傍晚的船只归来。 注释说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思念和等待。"望江南"是词牌名,通常用于词曲创作。"望"在这里表示期待、盼望,而"江南"则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方或事件。"期已过"意味着时间已经过去,错过了某个重要的时刻或机会。"不见暮帆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希望的失望,他看不到傍晚时船只归来的身影
吴江野哭 江南三月莺花娇,东风系缆垂虹桥。 美人意气埋尘雾,门前枯柳风萧萧。 有客扁舟泪成血,三千珠履音尘绝。 晓气平连震泽云,春风吹落吴江月。 平陵一曲声杳然,灵旗惨淡归荒烟。 茫茫沧海填精卫,寂寂空山哭杜鹃。 梦中细语曾闻得,苍黄不辨公颜色。 江上非无吊屈人,座中犹是悲田客。 感激当年授命时,哭公清夜畏人知。 空闻蔡琰犹堪赎,便作侯芭不敢辞。 相将洒泪衔黄土,筑公虚冢青松路。 年年同祭伍胥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此诗写于南渡之后。上片,先写春宵美景,“廿四桥烟花恨满”点出“恨”字。“久伤故国,鸿雁来稀,吴江畔”,抒发了诗人因国家沦丧而产生的悲愤之情。下片,“露满玉衣秋,夜漏沉沉”是说秋夜的月光和寒露使诗人感到心如刀割。“催刀尺”,指砧声、捣衣声、砧杵声等。“伤心肠断”,是说听到这些声音,更觉得心如刀绞。“泪滴金壶红粉怨”是说泪水滴在金色的酒器中,使红粉也为之怨恨
忆秦娥 伤离别,相思又值清明节。 清明节,蓟门衰草,汉宫红叶。 愁怀万种凭谁说,边鸿不到音书绝。 音书绝,长安何处,晚山重叠。 注释: 1. 忆秦娥:词牌名,属于宋词中的小令。 2. 伤离别:形容离别时心情悲伤、痛苦。 3. 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祭祖扫墓、悼念亡人的节日。 4. 蓟门:指古代蓟城(今北京),蓟门是古代的地名。 5. 汉宫红叶:形容秋天树叶变红的景象,常用来比喻思念之情。 6
【注释】 渌水:清澈的河水。小桥畔:在小桥边。曾赋:曾经赋词或诗。凝伫:久久地站立着,形容等待时间很长。青骢:黑色而光滑的马。长鸣:马长嘶。章台:古地名,这里指京城。衣尚暖:衣服还热。楼头:楼上。密约书成蠹:密约写成的书已经发黄变旧。蠹:蛀虫。访城西:到城西去寻找。惟有画檐蛛:只有画檐上的蜘蛛还在。丝如故:蜘蛛的网还是像以前一样。晓云意:清晨的云。人空慕:没有人再羡慕了。题诗客:写诗的人。愁应诉
浣溪沙 【注释】 剪剪猩狨:用猩猩皮制成的红罗裙。 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饰的车。 倚阑低亸:在栏杆上低垂着头。 难道:哪里,如何。 郎心风外絮;你的心就像被风吹散的柳絮,飘向远方。 可怜:可惜。 妾命梦中花;我的命像梦境中的花朵,短暂而美丽。 月华流恨:月光如水,流进我无尽的相思之恨中。 天涯:指遥远的天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情爱的词。上片写女子的美貌和对郎君的思念
望江南 江上望,郎在木兰舟。远水孤帆天漠漠,斜风细雨悠悠。归去不胜愁。 译文: 江上我眺望远方,你独自坐在木兰船上。远处的水面上飘着孤零零的小帆,天空中云层稀薄,风儿轻轻吹拂,细细的雨丝飘飘洒洒。我想回到家乡,却无法抑制内心的忧愁。 赏析: 本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江上遥望远方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作者也借此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家的渴望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赏析。本首诗歌是一首咏物抒情的七言绝句。“两同心有梦”一句中“两心”即双心人指男女恋人,“同心有梦”则表明诗人与恋人有着共同的心愿。第二句“绮罗如梦锦如尘”,用绮罗和锦来形容梦境中的美景与美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三句“香车宝马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