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枋
【解析】 此诗以天竹子为题,写的是竹的风姿。 第一句“瘦影疏斜”,点出了竹的姿态。“细”字写出了竹的形态,“绀珠万颗”则形象地描绘出竹叶的色泽。 第二句,诗人写竹枝上缀着的晶莹的露珠,这是在写雨过之后的景象,突出了竹的清新、高雅。 第三句“天寒谁倚”,诗人用湘娥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竹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红豆轮圆”,诗人将竹与红豆相比,说明自己的爱之深之切。 尾句“休闲拟,凤凰餐未,那许莺儿至”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秋声似雨,月晕如霜,满庭落叶飘积。 - 秋声似雨:形容秋天的声音像是细雨般密集而连绵。 - 月晕如霜:描述月亮周围的光环如同霜一样洁白。 - 满庭落叶飘积:意味着庭院中的树叶已经落下,堆积成堆。 译文:秋夜中,我听见了如雨的秋声和像霜一样的月晕,四周的庭院里满是飘落的叶子。 2. 古巷凄凄,捣练晚砧愈急。 - 古巷凄凄:描述古旧的巷子显得冷清而凄凉。 -
诗句解析 1. 青玉案 感旧 - 注释: 《青玉案》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伤。 2. 窥帘映柱都无计 - 注释: “窥”意为偷看,“帘”指窗帘,“映柱”则指柱子的影子。这里形容作者无法通过这些物品窥视或反射出过去的某个瞬间。 3. 算只有、更衣起 - 注释: 暗示了主人公在深夜里独自面对镜子,思考着过往的情感或心事,并最终决定起床更换衣物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溪纱》、《浣沙溪》,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六仄韵。 癸亥: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癸年、亥月,即天干中癸、亥,地支中亥、巳,合称癸亥之年。这里借指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 客阙里:在山东曲阜县东南,孔子故里。 柿叶肥:红柿叶子肥大。 鲁城西:指鲁城,即今山东省曲阜县南的孔林。 灵光:指孔庙的明伦堂,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后成为祭祀孔子的礼殿。乱鸦
九华道中 峰密疑无路,岚深望欲迷。 人来千嶂立,天到九华低。 杖底看飞鸟,云间听午鸡。 眼空尘世外,身与斗牛齐。 注释:九华山的山峰密布,好像没有路可走,远处的山峰在浓厚的云雾中,使人望不见尽头。当人们走近这些山峰时,它们就显得高大而耸立;天空仿佛延伸到了九华山的下面。我拄着手杖行走在山路上,看到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在云层之间,听到公鸡的啼鸣声。我的心灵已经超脱了世间的纷扰
【注释】 忆江南:词牌名,唐教坊曲。 荆溪:即指荆溪水,在今江苏宜兴市。 烟景未能描:形容景色之美难以描绘。 官阁面山横玉案, 子城带水束冰绡, 海市幻蛟桥:海市蜃楼般的龙桥。 【赏析】 《忆荆溪》是北宋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优美的笔触,描写了一幅宁静秀丽的自然风光画卷。 首二句,写荆溪之胜。荆溪水清如镜,两岸绿柳成行,碧草萋萋。诗人登上高台远望,只见一座高山耸然眼前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篇用回文体,以花影、月鳞等字词反复咏唱,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坚贞。“云底月”三字是回文,“者边”是第一句,“夜坐”是第二句,“衣上”是第三句,“微风”是第四句。 【答案】 绕廊花影横庭小, 小庭横影花廊绕。 云底月鳞鳞, 鳞鳞月底云。 者边侬坐夜, 夜坐侬边者。 衣上暗风微, 微风暗上衣
瘦影疏斜,绀珠万颗梢头缀。 天寒谁倚,莫是湘娥泪。 红豆轮圆,比了樱桃细。 休闲拟,凤凰餐未,那许莺儿至
十里翻红柿叶肥,一湾清浅鲁城西。 灵光不见乱鸦飞。 客路秋风惊落帽,昨宵寒雨泪征衣。 辙环人也惜栖栖。
窥帘映柱都无计,算只有、更衣起。 眉语博山烟雾里。 惨红衵服,娇黄妆靥,再见伤憔悴。 几年辛苦萧郎味。 扑朔惊心小猧子。 月黑花阴门半闭。 回头似梦,他生未卜,已赚今生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