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
杨尚书的宫直雪诗,拟应制而作。某时在假闻而和之二首。其一 霰雪霏霏点玉英,玉堂铃索峭寒生。 也应天上多珂叶,无赖人间有化城。 兔苑因而贤者乐,羊羔加以圣之清。 吾曹安预筹边事,且及新年贺太平。 注释: 霰雪霏霏:形容雪花飘飞的样子。霏霏:飘落的样子。 玉英:指美玉,这里借指雪花。 玉堂铃索:指宫廷中精美的装饰品,也比喻高官显爵。 峭寒生:形容天气极冷,刺骨的寒风。 天上多珂叶:指天上有美好的景象
诗句释义: 九日(即重阳节)我暂且偷得一日闲情,春色之中只有三分是我所欣赏的,其余都因风雨而凋残。 译文注释: - 诗句:九日聊偷一日闲,三分春色二分阑。 - 九日聊偷一日闲:指在重阳节这一天,诗人暂时放下公务,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悠闲。 - 三分春色二分阑:形容春天的景色美好,但因为风雨的原因,美好的景色只剩下了一半。 - 注释:九日,即重阳节;“聊”是暂且的意思;“闲”意为闲暇、休息
【注释】 百塔:指唐代长安城中的佛寺。 松林横截东南野,兰若斜连子午庄。 松林:指长安城东南郊外的松树林。 子午庄:在西安东郊,为唐时佛教寺院之一。 平楚风烟开鄠杜,断碑岁月自隋唐。 平楚:指关中平原。 风烟:指关中地区的风景名胜。 鄠、杜:均为古县名,在今陕西省户县一带。 断碑:指唐玄宗开元年间所立的“圣德”石碑,因遭战乱而残缺不全。《唐书·礼乐志》载
【解析】 “石氏园”一诗中,第一句“石氏园亭竹一围”,写石氏园的景色。石氏,即唐代宰相李德林,他在洛阳任尚书右仆射时,曾建此园。“一围”是形容竹子的茂盛、高大,写出了园子的布局,为后文作铺垫。第二句“眼前胜事只心知”,意思是眼前的美景只有自己知道。“眼前胜事”指眼前的美景,“只心知”则写出了对美景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热爱。第三句“幽禽有语能留客”,“幽禽”指栖息在园中的鸟儿
二月见梅花 不应开处避严冬,无赖春寒雪尚封。 纵使风霜欺尔瘦,可能桃李为君容。 庞眉都尉嗟何晚,飞骑将军叹不逢。 毕竟荣枯无定在,此花劝汝倒金钟。 注释: 1. 不应开处避严冬:意指梅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开放。 2. 无赖春寒雪尚封:形容春天的严寒和雪还没有融化,让梅花无法开花。 3. 纵使风霜欺尔瘦:即使春风和霜雪都欺负着你(梅花)而变得瘦小。 4. 可能桃李为君容:意思是说
过杨太尉坟 赏析赵秉文《过杨太尉坟》 1. 诗人简介: - 赵秉文,金代著名诗人。 - 生平经历和艺术成就概述。 2. 诗词原文: - 道傍古冢入荒榛,下马摩娑汉八分。 - 谁谓皇天无老眼,却令大鸟泣孤坟。 - 独携一盏霜风酒,共酹三峰日暮云。 3. 诗句逐句翻译: - “道旁古冢已长满杂草,走近一看是杨太尉的旧墓。” - “谁说苍天无慈心?竟让一只大鸟悲伤地鸣叫在孤独的坟墓前。” -
【注释】: 地灵物秀古称雄:地的灵气滋养万物,物之秀丽冠绝群伦。 前有汾阳后范公:前面是唐尧时期的地方,后面是范仲淹曾经任职的地方。 千古山川形胜地:千年来,这片山川地势优越之地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 两朝人物画图中:两个朝代的人物都被描绘成画中的形象。 一家忠厚馀风化:一个家庭忠厚善良,其影响深远,成为社会的风气。 七月蚕桑咏女功:在七月这个季节,人们赞美蚕桑女勤劳能干的美德。 谁识圣贤遗意在
《秋雨》 【注释】 十日秋霖:十天连绵的秋雨。秋霖,秋天的细雨。 不出门:没有出去过。 流水似江村:像小河一样的雨水流进家门。 墙头:房檐之上。新竹大于母:新长出的竹子比母树更高大。 砌下老桐今有孙:老梧桐树下,现在长出了梧桐树的种子。 泽雁:水边停歇的大雁。逆上避河浑:逆着水流而飞避开浑浊的水。 秋风未得乘槎便:秋季还没到,船不能去海上旅行。乘槎,古代传说中用木筏渡过天河。 拟控扶摇北海鹍
诗句原文:霜叶萧萧覆井栏,朝元阁上玉筝寒。 千年辽鹤归华表,万里宫车泣露盘。 日上雾尘迷碧瓦,夜深月露洗荒坛。 断碑脍炙人何在,吏部而今不姓韩。 1. 诗意解析: - 霜叶萧萧覆井栏: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霜降后的景色。树叶已经凋零,覆盖了井边的栏杆,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这里的“霜叶”象征着秋天的凋零和寂寞。 - 朝元阁上玉筝寒:描述了朝元阁上的玉筝,在寒风中显得冷清而孤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此题的考点是理解性默写和分析能力综合考查的题目,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典故含义、诗句出处及手法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如“简书”“龟图”等。 【答案】 译文:从城上看泾水环绕着州城流过,下到陂陀才能见到州城的全貌。一年快要结束时,有命令催我出塞去;天寒地冻,雪纷纷扬扬,送行的船儿正艰难前行。坡田井井有序,像龟的画图一样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