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
【注释】 白头:指年老。巴东:今湖北东部,古称“巴郡”。巴西:今四川东部。转柁:船向相反方向行驶。巴东转柁向巴西:意为从巴东驶往巴西。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渔父生活情趣的民歌,以白头夫妻为对象,通过写他们的捕鱼、纳税和归家等情节,表现了渔夫夫妇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感情。 开头两句:“白头渔父白头妻,网得鱼多夜不归。”意思是说,白头翁和他的白发妻一起在江上打鱼,打了许多鱼
【注释】: 竹枝歌:唐代民歌,流行于巴楚一带。 落木萧萧风怒号:落叶纷纷,秋风怒吼。 平沙漠漠雁腥臊:大漠空旷,雁鸣凄厉。 湘江秋水澄如练:湘江秋水清澈明亮。 山鬼嚣时山月高:山林间的山鬼在高声喧嚷的时候,山头明月也显得格外皎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湘江秋景的竹枝词。首句写萧瑟秋风中落叶纷纷,发出“簌簌”之声;二句写大漠辽阔,孤鸿哀鸣,声音凄凉,使人感到一种寒意;三句写秋江澄澈
竹枝歌 湘江日落乱帆飞,不向东归便北归。杨柳渡头村店里,青裙女子卖乌柙。 注释:竹枝歌:一种流行在湖南、湖北一带的民间歌曲,歌词多是描写爱情生活的。湘江:即湘水,源出广西兴安县,流经湖南省,注入洞庭湖。乱:杂乱无章。帆:船的篷帆。青裙:指年轻美貌的女子。乌柙(xiá):一种古代的乐器。押:弦乐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夕阳西下,江面上飘荡着乱杂的帆船;诗人站在船头遥望
竹枝歌 快风吹我入三巴,桂棹兰桡倚暮花。一道月明天似水,湘灵鼓瑟下长沙。 注释: 快风吹着我进入三巴地区,我依靠着桂花木的船桨划着兰花的船。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夜空,仿佛是一条流动的水。在长沙的江边,湘灵正弹奏着琴瑟,悠扬的音乐飘荡在空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湘西景色和风情的诗篇。全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湘西夜景图。诗中的“快风吹我入三巴”一句
注释:湘南湘北的蕙花盛开,树上树下猿猴啼声一片。云遮九疑山的虞帝庙,雨打三峡城的楚王台。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湘南湘北的蕙花盛开,山上树下猿猴啼声一片的景象。其中“树头树底猿乱哀”一句,形象地描绘出猿猴在树林中跳跃哀鸣的声音,生动传神。而“云巢九疑虞帝庙,雨昏三峡楚王台”两句,则是对九疑山和三峡城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壮观的山水画卷。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典型的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
注释:弄玉吹箫过洞庭,烟雾渺茫连接着巴陵。朗吟仙子从何处飞来?她登上君山欣赏月光的美景。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弄玉吹箫过洞庭、烟雾渺茫连接着巴陵、朗吟仙子从何处飞来、登上君山欣赏月光的美景等场景,展现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和仙子们欢快的生活
注释:黄陵庙前红色的枫叶格外鲜艳,黄陵渡口的烟雾和水气令人感到寒冷。美人相隔万里却无法相见,只能看着月亮弯弯。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黄陵庙前的枫叶为引子,引出了对远方美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月子弯弯”一词运用巧妙,既形容了月亮的形状,又暗喻了美人的容貌。整首诗情感真挚感人,语言简练优美
柘枝舞罢竹枝歌, 风烛须臾奈尔何。 马玉池中鸿雁密, 定王台上骆驼多。
诗句一:“春草湖头春日晖,苎萝山上白云飞。” 译文:湖边春天的草儿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鲜绿,而远处的苎萝山则云雾缭绕,仿佛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春日晖”和“白云飞”这两个动态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春草湖头”和“苎萝山”这两个地点的选择,不仅让画面更加具体,也增加了诗中的地理色彩和情感深度。 诗句二: “行人莫听鹧鸪怨,陌上花开缓缓归。”
诗句:“客棹愁行湘水波,凭郎莫唱《竹枝》歌” 译文: 船儿在忧愁中划过湘江波涛,请你不要再唱那《竹枝》的曲子。好山好水更春色满园,却不见闲人载酒经过此地。 关键词解释: - 客棹:指远行的船只。 - 愁行:忧愁地行走。 - 凭郎:请君。 - 《竹枝》歌:一种流行于巴渝一带的民歌,通常以男女情爱为主题。 - 好山好水春更好:形容景色优美,春天更加迷人。 - 不见闲人:没有看到悠闲的人。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