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诗句释义: 1. 萍逢吴越水,偶耳合清缘。 -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与子旸(李太常)在吴越相遇的惊喜和缘分。"萍逢"意味着偶然间在水上邂逅,"吴越水"指长江和太湖之间的水域。"偶耳合清缘"表示他们因偶然的机会而结下深厚的友谊。 2. 发兴欺沾雨,因逢数旷年。 - 这两句描述了两人因为共同的兴趣或遭遇而相互吸引的情景。"发兴"可能是指一种情感或兴趣的突发,"沾雨"暗示了这种情感或兴趣是在外头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杨氏义塾是四川绵竹县杨氏家族的私塾,由杨氏家学所办。杨敬之在诗中自述了办学的初衷和目的,表现了他“为子孙计”的苦心和办学的功德。 【答案】 杨敬之(1604—1689年),字恭甫,号西园居士,江苏吴县人,清初著名诗人、散文家。一生著述甚丰,有《西园集》、《杨恭甫文集》等。杨氏义塾,是杨敬之为杨氏家族后代创办的一所私塾,由杨氏家学所办。杨敬之在诗中自述了办学的初衷和目的
诗句释义 1 林居病怀:居住在山林中的疾病困扰。 2. 老去不信老,自然筋力疏:年纪渐长,反而觉得身体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健壮有力。 3. 忙缘一懒送,病发十朝梳:由于懒得动,导致疾病恶化,连日常的梳理都困难。 4. 扫地风还叶,开窗月晒书:虽然疾病缠身,但诗人还是保持了一定的生活秩序。 5. 秋虫不解静,干聒夜凉初:秋虫在夜里不停地叫唤,给寂静的夜晚带来了一丝扰动。 翻译和译文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读懂原诗的前提下,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来分析。注意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赏析。“花朝雨中与王汝和小聚”:春天的早晨,在细雨中与王汝和小聚。“将短发”,即束发,表示自己头发短了,这是谦称。“惭愧柳条春”,柳条泛指女子的腰身。“白日急换岁,黄金忙杀人”:白日飞快地流逝,转眼又到了新年
《晚坐》 春天快要结束,我穿着薄絮的袍子,坐在林中的茅屋中。 白日如夜晚一样,人的生活太辛苦了。 泥土花失去了它的气势,雨后的竹笋争着向上生长。 小酌后仍要观物,新酿的酒让人惬意。 注释: - 春残尚絮袍:春天即将结束时,还穿着薄絮的袍子。 - 林屋气萧骚:树林中的小屋散发出萧瑟的气息。 - 白日若不夜:太阳仿佛在夜晚一样,照亮了整个世界。 - 人生亦太劳:人生也太过劳累了。 - 泥花方失势
这首诗是晚唐诗人张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西林聊独步,树树已栖鸦。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树林中漫步的情景,树上已经有许多乌鸦栖息。这里的“西林”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点或者他喜欢的地方。 童笈归村校,渔船聚酒家。 这句诗描绘了孩子们放学后回家的情景和渔民们聚在一起饮酒的画面。这里的“童笈”可能是指儿童的书箱,而“渔船”则可能指的是渔民的船。 玉痕云映月,红缬水明霞。
参廖泉 汨汨漱云芽,空山阅岁华。 看碑言旧梦,托绠忆新茶。 碧映峰头月,红缘井口花。 老僧来洗钵,不道湿袈裟。 翻译: 汨汨漱云芽,空山阅岁华。 泉水潺潺如细语,洗涤着云雾中新生的芽叶;岁月在空灵的山林中缓缓流转,仿佛在翻阅着一本厚重的日历。 看碑言旧梦,托绠忆新茶。 站在古老的石碑前,似乎能听见往昔的回音;而手中提着的藤制水桶,仿佛承载着新采制的茶叶的清香。 碧映峰头月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听竹 - 注释:“听竹”指的是聆听竹林中的声音,这里可能是指竹子随风摇曳发出的声音。 - 译文:城市中哪里听得见自然的风声?唯有在潇湘寄居之地才能听到。 2. 此君如有语 - 注释:"此君"指代自然,"如有语"表达了对自然界声音的倾听。 - 译文:如果有什么东西在说话,那就是那些静谧而深远的自然之声。 3. 静者在高轩 - 注释
梅花道人墓 梅花空有塔,千载莫欺人。 草证𧦬光妙,山遗北苑真。 短碑深刻字,古橡未回春。 欲吊谁为伴,秋塘老白蘋。 注释: 1. 梅花空有塔:指梅花寺(今名梅兰芳纪念馆)的梅花塔虽然存在,但已无法欣赏到梅花的美丽景色。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而梅花塔则是象征性地代表了一个历史遗迹或精神寄托。 2. 草证𧦬光妙:草指的是草堂,是白居易晚年居住的地方。“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朴素的象征
宜闲 黄尘不是海,特地为人深。 浮世有穷日,劳生无止心。 从容一樽酒,消散五弦琴。 会得其中趣,悠悠万虑沈。 注释: 1. "宜闲" - 这里指的是适合休息的时候,即闲暇之时。 2. "黄尘不是海" - 这句话表达的是虽然世界被尘土所包围,但并不如海一般深邃广阔。 3. "特地为人深" - 指人的心思和情感往往比海还要深沉。 4. "浮世有穷日" - 人生在世如同白驹过隙,时间是有限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