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潜
【注释】 今宵分破鹘沦秋:今宵,今夜;鹘,指雁;沦,落。 要向云中邀月,真个是呆头:要想在云中迎取明月。呆头,呆子、傻瓜。 风阵紧,电光流:风刮得正猛,闪电划过。 雨声飕:形容雨声急促。 嫦娥应道,未卜明年,是乐还愁:嫦娥一定会说,我不知来年是否还能快乐。 【赏析】 此篇为词人羁旅在外时所作,抒写自己漂泊异乡的寂寞心情。上片写景抒情,下片议论抒情。全词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朴实无华
【诗词】 桂枝香 三年海国。又荏苒素秋,天净如沐。凄砌寒蛩暗语,杵声相续。梧桐一叶西风里,对斜阳、好个团簇。老香堂畔,苍然古桧,无限心曲。叹石室、棋方半局。便时换人非,光景能蹙。千古鸱夷,尚恐欠些归宿。倚空笑把轮云事,付坤牛、乾马征逐。且巴重九,昭亭句溪,杖藜巾幅。 【注释】 三年:指三年的海上生活。 荏苒:指时间过得很快。 素秋:指秋天。 天净:天空晴朗明亮。 蟋蟀:一种昆虫,夜间鸣叫。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南乡子其二:野景有谁收。 注释:野景,指自然景色;收,指收藏。整句意为:“自然景色,无人能收拾。” 赏析:诗人以“野景”开篇,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然而,这种美好的生活却被无情的现实打破,使得诗人感到无比的无奈和失落。 只在苍鸥白鹭洲。 注释:苍鸥、白鹭,都是水鸟,这里泛指江中游鱼;洲,即小岛。整句意为
南乡子 答和惠计院 黄耳讯初收。 为说鸥汀与鹭洲。 争问主人归近远,飕飕。 定是登高九月头。 有酒且相酬。 莫管西风满鬓秋。 今日是今明古,休休。 转首鄞江总别愁。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收到好友惠计的来信后所写的答和之作。信中惠计划向作者表达他对家乡鄞江的思念之情,希望作者能有机会回去看看。作者在接到信后,也对故乡产生了思念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他的感受。 全词以“黄耳讯初收”开头
《水调歌头·无月中秋》 作者:辛弃疾 己未中秋无月 己未年中秋节没有月亮。 今岁月和桂,不肯作中秋 如今岁月与桂花同在,它不愿成为中秋节的象征。 一年惟此佳节,底事白教休 一年中只有在这天最是佳节,为什么白白的让它结束呢? 我已侵寻七秩 我已经活了七十岁。 况复轮囷万感,合恨更分愁 何况我还有万千感慨,更加增加了愁苦之情。 先自无聊赖,雨意得能稠 自己本来就无聊空虚,而天又降下大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得仁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1. 世事尘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一切似乎都很轻薄) 2. 宠辱何惊(富贵荣华与失意落魄,都不足为奇) 3. □不须、更问君平(不需再向严遵(字君平)请教占卜吉凶之事) 4. 一帆客棹(一艘帆船上载着行旅,泛指漂泊生涯) 5. 几曲渔汀(曲折的河流边有许多捕鱼的地方) 6. 正年华晚(正当壮年,但时运已晚) 7.
【注释】 1. 生查子:词牌名,又名“玉楼宴”、“春情词”等。 2. 己未:作者的年号。 3. 八月二日:即公元1209年8月2日。 4. 四明窗:指作者居住的书房。 5. 芳沼:池塘、池沼。 6. 荷气:荷叶的清香。 7. 唧唧:虫鸣声。 8. 暗蛩(qióng):不知名的蟋蟀。 9. 底用:何需。 10. 杨朱泣:战国时期哲学家杨朱主张无为而治,提倡避世隐居的生活。 11. 倚阑干
【解析】 此诗首联写傀儡戏的演出,用“腰棚傀儡曾悬索。“点明傀儡戏的道具,用“粗瞒凭一层幕。“点明演出时用的幕布。颔联写傀儡戏的精彩处,用“施呈精妙处,解幻出、蛟龙头角。“点明木偶戏中精彩的表演。颈联写木偶戏中精彩的表演,用“谁知鲍老从旁笑,更郭郎、摇手消薄。”点明鲍老和郭郎在观看傀儡戏后的态度。尾联写傀儡戏难于把握,用“歧路难准托。“点明傀儡戏难以把握。“田稻熟、只宜村落
【注】生查子:词牌名,又名“秋夜月》、《玉楼春》。二:数词。云气:指雨。 万籁本无情,一一秋声入。 万籁: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虫鸣等。一:指每一件事物。 赏析: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起句“万籁本无情”是写自然界的景物,没有感情色彩;接着两句则写人的情感,即“一一秋声入”,秋风中各种声响都进入了人们的感情世界。这两句既点出了秋天的特点,又写出了人们的感情状态,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野思浩难收。 坐看渔舟度远洲。 芦苇已雕荷已败,风飕。 桂子飘香八月头。 归计这回酬。 犹及家山一半秋。 虽则家山元是客,浮休。 有底欢娱有底愁。 注释: 1. 野思浩难收:指心中难以平静的野思。 2. 坐看渔舟度远洲:坐着看渔舟在远处的洲上驶过。 3. 芦苇已雕荷已败:芦苇和荷花已经凋零了。 4. 风飕:形容风声呼啸。 5. 桂子飘香八月头:桂花的香气在八月里弥漫开来。 6. 归计这回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