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临芳沼边,荷气侵衣湿。
唧唧暗蛩鸣,点点流萤入。
人生歧路中,底用杨朱泣。
一笑倚阑干,颓玉当风立。
【注释】
- 生查子:词牌名,又名“玉楼宴”、“春情词”等。
- 己未:作者的年号。
- 八月二日:即公元1209年8月2日。
- 四明窗:指作者居住的书房。
- 芳沼:池塘、池沼。
- 荷气:荷叶的清香。
- 唧唧:虫鸣声。
- 暗蛩(qióng):不知名的蟋蟀。
- 底用:何需。
- 杨朱泣:战国时期哲学家杨朱主张无为而治,提倡避世隐居的生活。
- 倚阑干:靠在栏杆上。
- 颓玉:残破不全的玉器;这里比喻作者憔悴不堪的面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之作。全词以荷塘边夜宿的情景起头,由景及人,借写景抒情,抒发了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坎坷和挫折的感慨,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句“坐临芳沼边,荷气侵衣湿”,描绘了诗人在池塘边坐着欣赏荷花的景象。荷香扑鼻而来,让诗人感到身上有些湿意。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嗅觉相结合的描写手法,将一个宁静的夜晚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句“唧唧暗蛩鸣,点点流萤入”,则转入听觉感受,蟋蟀的叫声和萤火虫飞进房间的景象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孤独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第三句“人生歧路中,底用杨朱泣”,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的路途充满了曲折和困难,何必像杨朱那样悲伤哭泣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的成熟与超脱。
第四句“一笑倚阑干,颓玉当风立”,是全词的高潮部分。诗人在阑干上倚着身子,脸上带着微笑,仿佛是在欣赏眼前的美景。然而,他的容颜却已经变得憔悴不堪,就像被风吹倒的玉器一样。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也展示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勇气。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的独特见解。它不仅仅是一首咏物言志之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性的作品,值得读者深思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