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潜
朝中措 其二 再用韵 可人想见倚庭干。 嚼句有甘酸。 休问沈腰潘鬓,何妨岛瘦郊寒。 时光转眼,兔葵燕麦,又是看看。 谁念衰翁衰处,春衫晚际尤单。 注释: 1. 可人:可爱之人。 2. 倚庭干:站在庭院的栏杆边。 3. 嚼句有甘酸:品味诗句,感受其中的苦涩和甘甜。 4. 沈腰潘鬓:指沈约和潘岳的体态。沈约因腰肢纤细被比喻为“沈腰”,潘岳因头发黑亮被比喻为“潘鬓”。 5. 岛瘦郊寒
碧霄如水月如钲。 今宵知为我,特分明。 冰壶玉界两三星。 清露下,渐觉湿衣轻。 高树点流萤。 秋声还又动,客心惊。 吾家水月寄昭亭。 归去也,天岂太无情。 注释:碧霄:青天,蓝天。如水月:像水一样清澈的月亮。明月:月亮。特:特意,特别。冰壶:比喻清澈如冰的心境。玉界:指月亮。两三星:几颗星星。清露:晶莹的露珠。渐觉:渐渐觉得。湿衣轻:衣服变得湿润而轻盈。高树:高大的树木。点:点缀。流萤
浣溪沙 其六 己未三月二十五日赏荼 最好荼蘼白间黄。 消他蜂蝶采花忙。 春残红粉厌梳妆。 毕卓正思身夜瓮,刘章底用令秋霜。 今宵帏枕十分香。 注释: 最好荼蘼白间黄。 荼蘼(tú mí):一种植物的名字,花朵像一串串的小喇叭,黄色的。荼蘼是春天最后的花儿,也是最后凋零的花儿,所以这里形容荼蘼花最漂亮。 消他蜂蝶采花忙。 消:消磨、消耗。他:指别的花朵。蜂蝶采花忙:比喻其他的花儿被荼蘼的花吸引走了
霜天晓角·和赵教授韵 新词唱彻。 字字珠玑屑。 更有张颠草圣,何止是、成双绝。 金粟如霏雪。 扫地为芳席。 且令诸公一笑,怕明夜、无此月。 注释: ①“新词”:指新创作的诗词。②“唱彻”:唱尽,这里指反复吟唱。③“张颠”:《世说新语·文学》记载,魏晋时期有个叫张华的文人,他经常头戴高帽,身披长衣,手执麈尾。人们见他风度翩翩,便给他起绰号“张侯”。④“草圣”:指唐代书法家张旭。⑤“金粟”
霜天晓角 其九 再和 注释: 举杯吸月 - 举起酒杯,想要吸取月亮的精华。 一洗烦襟热 - 一洗心中的烦恼和炎热。 想见摩诃池上,星斗转、挂银阙 - 想象在摩诃池边,星星转动着,如同挂在银色的高台上。 金吾传漏铁 - 守卫京城的金吾卫传来了深夜报时的铁砧声。 此时滋味别 - 这时的滋味与以往不同。 阶砌寒蛩声细,携手处、人如雪 - 台阶上的蟋蟀声细细地传来,我们携手的地方,仿佛只有雪花飘落。
朝中措·其四 四用韵夜来梦绕宛溪干。啼鴂梦中酸。过了他乡寒食,白鸥刬地盟寒。云溪雨壑,月台风榭,借与人看。得似野僧无系,孤藤杖底挑单
霜天晓角其三 和刘架阁自昭韵 杯中吸月。 桂树飞琼屑。 莫道胡床老子,怕风露、向凄冽。 回首云娥折。 老大成痴绝。 且醉今宵光景,莫容易、向人说。 译文: 酒杯中倒映着明亮的月亮,就像桂树落下的雪花。不要以为我已经老了,害怕风和露水。回首往事,曾经被风吹落的云娥如今已折。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我的心依然痴迷。让我们今夜醉酒,不要轻易地告诉他人这一切。 注释: - 霜天晓角:词牌名
【注释】 戊午: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8年)冬,金兵南侵,高宗仓皇逃往海上避难。十二月,高宗驻跸于安晚园。银烛:即银台灯,一种装饰性的灯具。靓妆:指梅花的花朵。宿:留宿,留住。“借问”二句:借问江南还没有回归吗?今夜梦难拘束。 【赏析】 词人于十二月望夜在安晚园赋梅,咏梅抒怀,以梅花自喻。上片写赏梅所见。首句点出梅花盛开之景。下三句写赏梅观感。花上千枝如烛照人,映出了梅花的姿态美,但看不足
【注释】 己未:宋代绍兴年间的纪年。五月九日:五月初十。老香堂:作者在西湖边的别墅名,位于苏堤之南。监簿,官名。侄:侄子。自昭,作者弟自昭。水调:一种词牌名,即《水龙吟》。东坡:即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赏析】 这首小词写于作者送侄归乡之时。全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别。起首两句“秋凉佳月。扫尽轻衫热”写初夏天气,点明送侄归乡时已到秋季,天气渐凉,故侄儿要乘风而去。第三句“便欲乘风归去
【注释】朝中措:词牌名。其一:第一首。自昭:即苏轼,字子瞻。“昭”在这里是自称的谦称。 春空一鸟落云干。只遣客心酸。芍药牡丹时候,午窗轻暖轻寒。流光冉冉,清尊易倒,青镜难看。谩道华堂深院,谁怜凤只鹓单。 【赏析】此为咏物词。上片写景。开头两句说,一只春光中的大雁从空中飞过,落在了云间。这大雁只是把客居他乡的游子的心都给惹酸了。接着三句写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春天来了,天气变暖,花开花落的季节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