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秋夜 秋露随节至,宵零在幽篁。 灏气入我牖,萧然衾簟凉。 念往不能寐,枕书嗟漏长。 平生肺腑友,一诀馀空床。 况有鹊巢德,顾方共糟糠。 偕老遂不可,辅贤真淼茫。 家事成濩落,娇儿亦彷徨。 晤言岂可接,虚貌在中堂。 清泪昏我眼,沉忧回我肠。 诚知百无益,恩义故难忘。 注释解释: 1. 秋露随节至:秋天的露水随着节气的到来而降。 2. 宵零在幽篁:夜晚的寒意和寂静的竹林。 3. 灏气入我牖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学生“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注释并赏析”。答题时,考生应先明确全诗内容,然后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作答。 本题中,第一二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弟弟的赞美之词;第三四两句是作者对弟弟为官为民的期盼;五六两句则是对弟弟在官场上的祝愿;七八两句是对弟弟的期许;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兄弟二人同甘苦、共患难的情感。
【注释】 1. 韩公:指韩愈。韩愈曾做过工部尚书,故称他为“韩公”。 2. 缀文辞:缀集文章辞句。 3. 笔力:指文章的气势和力量。 4. 六经: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 5. 独立千载后:意谓自己的观点在千年之后依然有其价值。 6. 惊缩手:害怕自己的意见被否定。 7. 日月:喻指光明。 8. 万象:万物。 9. 自然光:指天赋的才华或天资。 10. 百怪走
释义: 我家境贫寒不需要用筹算,做官时清闲没有外忧。朋友交往断绝正是时候,吃饭睡觉安稳还有什么要求? 你不见那些黄金堆积要费心机,高高的大印如同斗一样是仇敌。妻儿意气相投宾客附和,常常是主人先到白发丛生。 译文: 我之所以家贫不计较得失,是因为官位清冷没有外界的压力。朋友交往断绝正好,吃饭睡觉安稳无忧无虑。 君不见那些黄金堆积需要费尽心思,大印如同斗一样是仇敌。妻子儿女意气相投宾客附和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九月。是年八月二十九日,白居易在洛阳小饮,写下这首诗。全诗八句四十字,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前八句写饮酒之乐;后八句写酒后之兴。前八句写酒之欢欣,后八句写酒之逸趣。全诗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清丽自然。 “阴阳”四句:写酒后的心境。阴阳,喻指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天地间的万物都处于蒸腾气化之中,天地的阴阳二气已经全部散尽,大地上的风云也消散了
【诗句释义】 七月一日休假作:在初秋的时候,还感到酷热。归沐乃君恩:回家沐浴一下是皇上的恩赐。地闲少来客:宅子里没有客人来。日晏犹闭门:天已晚了,还关着门。 家乏念藜藿:家里没有吃的,想到以前种的玉米和豆子等粗劣的食物。开颜无一樽:面带笑容却连一杯酒都没有。况复辞貌拙,敢随车马奔:何况我辞官的样子又笨拙,不敢跟随车马一起奔走。 盥濯何所事?读书坐前轩:洗个澡有什么事,坐下来读读书。岂堪当世用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陈师道,他以自己的诗歌作品献给了陈襄。下面是每句的详细解释: 1. 戏呈休文屯田 - 这是诗人自谦地称颂陈襄,并以此诗作为礼物献给他。陈襄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以其学识和政绩而受到人们尊敬。 2. 陈侯隽拔人所羡 - 陈侯在众人中显得突出,令人羡慕,形容其才华出众。 3. 岁晚江湖初识面 - 随着年岁的增长,作者与陈襄终于有机会相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送宣州杜都官》。 首联:夜闻陵阳峰上雨,晓见宛溪春水平。 注释:在夜里听到陵阳峰上传来雨声,清晨看到宛溪春水流淌。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雨后的新绿和宛溪的春水,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颔联:画船不待双橹挟,归客喜成千里行。 注释:画船不需要等待双橹挟持,回家的客人高兴地可以走完千里之程。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归途中的画面,画船轻松自如
《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之作。这首诗通过对麻姑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译文: 麻姑之路摩青天,苍苔白石松风寒。 峭壁直上无攀援,悬磴十步九屈盘。 上有锦绣百顷之平田,山中遗人耕紫烟。 又有白玉万仞之飞泉,喷崖直泻蛟龙渊。 丰堂广殿何言言,阶脚插入斗牛间。 樛枝古木不记年,空槎枵然卧道边。 幽花自婵娟,林深为谁妍
【注释】 麻姑山:在江西上饶市西南。南城尉:南城县的县尉,即今江西省上高县。罗君:罗某。 【赏析】 此诗首句“我行送之思故园”,写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思想感情。“我”、“行”二字互文,言“我”与“行”都是送别之意,而“我”是行者,“行”是受行者,相映成趣。次句“引领南望心长悬”,写目送友人远去之后自己的思想活动。“引领”指目送;“长悬”,久久挂念。三句“故园”,指作者的家乡;“思”,想,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