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注释】 杂诗五首:指《古诗十九首》(又名《古诗》),是东汉末期文人五言诗的总集。“杂”即“非正体”,指其内容不拘一格,形式多种多样。 少年百事锐:意谓年轻时精力充沛,志向远大。 岂谓身力孱:岂料自己体力衰弱,不能承受重负。 心笑古时士:内心嘲笑古时那些有名望的人士。 树立势苦难:立志建立功业却很难。 差池岁月迈:年华逝去,时光蹉跎。 自照失朱颜:形容因忧劳过度而容颜憔悴。 初心不复道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此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解答时需知直接型默写:不要求理解文章和文章作者,只考查学生对原文的记忆能力;理解型默写:不仅考查学生对原文的记忆能力,还考查其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难度要大于直接型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①“相去几年”“睢阳”是古地名
【注释】 三季已千载:三季,指东汉末年的三个王朝——魏、蜀、吴。千载,千年;这里指东汉王朝已经存在了一千年。 古道久荒榛:古道,指通向朝廷的官道,也比喻为官之道;荒榛,荒芜的草木。 飞鸣不当辰:飞鸣,指有所作为或有所建树;当,应当,适当;辰,时运,时机。飞鸣不当辰,意谓有才能的人没有遇到适当的机会而不得施展,与“飞鸟各归巢”一样。 经营救氛沴:经营,治理;氛,雾,比喻乱世;沴,灾祸
这首诗是杜甫的《杂诗五首》之一。下面是逐句释义: "贫仕任固小,会计未可失。"(穷困之时当权者地位卑微,财政审计不能放松。) 注释:这里表达了杜甫认为在贫困时期,官员的地位虽然卑微,但财政审计工作却不能放松的观点。 "方今备千品,内外有卑秩。"(现在朝廷上各种职位都有了,但内部和外部官员的等级制度却仍然很森严。) 注释:描述了当时朝廷上官职众多,但官僚体系森严,等级分明的现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读书 我天生就热爱学习,但年纪轻轻时没有努力学习。 译文:我天生就热爱学习,但年轻时没有努力学习。 注释: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所至未及门,安能望其堂? 2.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 译文:岁月荏苒,家中事情已经我一个人承担了。 注释: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 3.
【注释】 阴气:指秋天的气候。 赢:赢余,多余。 时节:时光。 赫日:炽热的太阳。 须听西风生木末:须等待西风刮过树梢,吹落树叶,使大地恢复生机。 明复暗:白天和黑夜。 惨怛(dá):悲伤凄怆。 园林秀色:园林景色。 次第(zhì): 次序, 顺序。 叶脱:树叶凋落。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省境内。此山独佳,不可摧折,比喻坚强不屈的人。 燕:这里代指南方的燕子。度海,向南飞去。 朱门
【注释】 - 出其有:出其不意。 - 始如宫应商:开始像宫廷音乐一样,声音清晰悦耳。 - 律吕乃交相:音律和旋律相互交织。 - 开阖争阴阳:打开和关闭争夺着天地之间的阴阳平衡。 - 南山对尘案,相摩露青苍:南面的山对着尘世的案头,相互摩擦露出苍翠。 - 百鸟听徘徊:众多的鸟类听到后徘徊不去。 - 忽如来凤凰:忽然间仿佛出现了凤凰。 - 施:实施、实行。 - 虞唐:指古代的虞舜和唐尧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食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释义 1. 今岁天旱甚:今年天气特别干旱。 2. 百谷病已久:庄稼已经很久无法生长了。 3. 山梨最大树:最大的山梨树。 4. 属此亦乾朽:属于这样的树也会因为干旱而干枯。 5. 当春花盛时:正当春花盛开的时候。 6. 雪满山前后:山上山下都被厚厚的雪覆盖。 7. 常期摘秋实,穰穰落吾手:经常在这个时候摘下成熟的果实
【注释】 湘寇:指湖南的强盗。衡湘,即衡阳、湘江一带。未诛剪:没有剿灭。杀气凛凛:杀气腾腾。围江浔:包围江州,即今江西九江。大舶:大型船只。乘高岑:登上险要地势。伧人:指湖南人。操兵快如鹘,千百其旅巢深林:操练军队快捷如鹘(一种猛禽),成千上万的士兵隐藏在山林之中。超突:超出。溪崖:山间河流。出又伏,势变易施戈镡:形势变化难以使用兵器,比喻形势严峻,难以应付。能者:有才能的人。张弓入城郭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鹊声喳喳宁有知?家人听鹊占归期。物情固不等人事,尔意自惊思别离。 【注释】: - 鹊(què): 指喜鹊。 - 喳喳: 形容鸟叫的声音。 - 宁有知: 表示“岂不知”或“难道不知道”的意思。 - 家人: 这里指家中的亲人。 - 占归期:根据乌鸦叫声来预知归期。 - 物情: 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情感。 - 等: 比照。 - 尔意: 你的心意。 - 自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