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注释】 《阅报》:阅读新闻。戏作:即兴之作。二绝:指两首诗。 弦箭文章苦未休,权门奔走喘吴牛:言文人的仕途艰难,如同农夫为牛所累,辛苦奔波。弦箭:指弓弦上绷满的强弩,比喻文章或文才。权门:指达官贵人的门阀。奔走:奔走忙碌。喘吴牛(牛在水草丰美的江南平原可以悠闲地吃草):喻指文人在官场中的艰辛劳碌。 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文人往往被束缚于世俗的权力和利益之中
注释: 报载某会中有梅兰芳之名戏题一绝:报上说有个聚会中,有梅兰芳的名字。 蜂户蚁封一聚尘,可怜犹梦故都春:蜜蜂、蚂蚁封住的地方,是聚集的灰尘,令人可怜,还梦见了故乡的春天。 曹蜍李志名虽众:曹蜍和李志的名声虽然众多。 只识香南绝代人:只知道香南的绝世人物。 赏析: 《报载某会中有梅兰芳之名戏题一绝》这首诗,作者以梅兰芳在一次聚会中的名字被提及为线索,通过“蜂户蚁封一聚尘,可怜犹梦故都春
注释: - 绮罗高价等珠玑,指的是用珍贵的丝绸和珍珠制成的衣服。绮罗,美丽的丝织品。珠玑,珍珠。这里指富贵人家的衣服。 - 白叠虽廉限敢违,意思是即使贫穷,也不愿违反自己的节俭原则。白叠,白色的布。廉(lián),节俭,不浪费。敢,表示敢于、勇于。违,违反。这里指不违背自己的节俭原则。 - 幸有阿婆花布被,意思是幸好有一个老婆婆的棉布被子。阿婆,老婆婆。花布被,用彩色的布料做成被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诗句与译文的对应关系,以及必要的注释: 1. 乱眼繁枝照梦痕:形容梦中的景象如同混乱的眼睛和繁复的树枝,映照出梦境的痕迹。"乱眼"形容眼睛复杂繁多,难以辨认;"繁枝"则指树枝交错繁复,难以捉摸。"照梦痕"则描绘了梦境中的景象在视觉上留下的痕迹,仿佛是梦中景象的具象化。整句诗通过视觉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梦境深深的迷恋和留恋。 2. 寻芳西出忆都门:诗人走出家门
【注释】 纯阳观:位于浙江杭州的道观。 名山:指道教名山,即五台山。 讲席:道士讲经授徒的地方,也泛指道观或寺院。 胜地仙家:意谓道教圣地、仙人居处。 劫灰:佛教语,指佛灭后,一切众生堕入无明中受轮回之苦,称为“三界大劫”。 游览:泛指游赏。 【赏析】 《纯阳观梅花》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通过写纯阳观的梅花,抒发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受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意境清幽,风格简淡
【注释】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五十六岁,即56岁。生日:指人的出生日。三绝:诗中指“病目”、“人与鬼同”、家人为亡者设祭三个内容。 【译文】 我五十六年的生日,真是令人悲哀啊!去年,我已经病入膏肓,眼睛已经瞎了!虽然我自诩是人,可实际上却像鬼一样活着。可笑的是,我的家人为我办生日宴席,好像在为死去的亲人设灵堂祭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之情。 报载某:报载某事,意指有消息传来。 至重庆距西安事变将十年矣:到达重庆时,距离西安事变已经过去了十年。 铁骑飞空京洛收:形容军队迅速而有力地收复了北京和洛阳。 会盟赞普散边愁:与吐蕃(西藏)的首领在会盟中解除了彼此之间的忧愁。 十年一觉长安梦:长安即今西安,十年后醒来,恍如一场梦。 不识何人是楚囚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诗,其中“乞巧楼”、“秦时月”等关键词都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辛卯七夕:这是诗题,指的是农历七月七日的牛郎织女节日,也称为七夕节。 2. 乞巧楼头雁阵横:乞巧楼是一座古代传说中用来祈求织女的楼阁,而“雁阵横”可能是指天空中飞过的大雁排列成某种形状。 3. 秦时月照古边城:秦朝时期,月亮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和神秘的事物
注释: 一抹红墙隔死生,皕年悲恨总难平。我近负得盲翁鼓,说尽人间未了情。 红墙:红色的宫墙,比喻宫廷。 皕年悲恨总难平:岁月流逝带来悲伤和遗憾,让人难以平息心中的悲愤。 我近负得盲翁鼓,说尽人间未了情:我最近辜负了盲翁的鼓声,试图用言语表达人间未了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对人生、情感和命运感慨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红墙隔断生死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生死界限的无奈和悲痛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女痴妻病自堪怜,况更流离历岁年。 愿得时清目复朗,扶携同泛峡江船。 注释:女痴:女子痴迷于爱情,对丈夫情意绵绵。妻病:妻子生病,需要丈夫照顾。自堪怜:自己觉得值得可怜。何况:更何况。流离:漂泊无定、流浪异乡。历:经历。岁年:岁月。时清:时局清明。复朗:再次明亮。扶携:扶持、搀扶着。泛:泛舟。峡江船:指在三峡中乘船游览。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五十六岁的生日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