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诗句释义和赏析: 1. 花枝含笑画犹存,偕老浑忘岁月奔。 —— 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梅花枝头挂着笑靥,仿佛在微笑地回忆过去的岁月。诗人用“偕老”表达了对伴侣的深情,即使岁月如飞马般奔驰,也忘却彼此相随的时光。 2. 红烛高烧人并照,绿云低覆镜回温。 —— 通过“红烛”与“绿云”(可能暗喻女性的发髻或妆饰)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温暖而亲密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暗示,尽管外界环境变迁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鬼乡人世两伤情,万古书虫有叹声。 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误他生。 注释:在冥冥的鬼魂世界里和尘世间都让人感到伤心,世上的书虫也发出叹息的声音。已经哭干了眼泪,心也碎了,不要因为写作而耽误了别人的人生。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和对后世的忠告。首句“鬼乡人世两伤情”,诗人感叹自己身处阴间和人间,都让人感到悲伤。中间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悲痛之情
丙戌春旅居英伦疗治目疾无效取海道东归戊子冬复由上海乘轮至广州感赋 注释:丙戌,即丙午年。春,春季。旅居,居住、暂住。英伦,英国。疗治,治疗。目疾,指眼病。无效,没有效果。取海道,指航海回中国。东归,从东边回来。戊子,是干支纪年中的第五个年份,也是天干的第五个,地支的第二个,为农历五月。乘轮,乘坐轮船。感赋,感慨之作。 译文:春天我居住在英国,用各种方法治疗我的眼病但没有成功
戊辰中秋夜渤海舟中作 天风吹月到孤舟,哀乐无端托此游。 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 初升紫塞云将合,照彻沧波海不流。 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 注释: 戊辰: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诗人当时23岁。 渤海:今辽宁省的渤海县、盘山县一带。 孤舟:孤独的小船。 哀乐:指悲哀欢乐的情绪。 换世:改变时世。 沧波:大海波涛。这里暗指南宋。 雾鬓:头发如雾一般。形容头发因愁而蓬松
甲申除夕病榻作时目疾颇剧离香港又三年矣雨雪霏霏早闭门,荒园数亩似山村。携家未识家何置,归国惟欣国尚存。四海兵戈迷病眼,九年忧患蚀精魂。扶床稚女闻欢笑,依约承平旧梦痕。 【注释】: - 甲申:这里指的是1924年(民国13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即除夕。 -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 病榻:躺在床上的疾病。 - 目疾:视力模糊或眼睛疾病。 - 离香港又三年矣:离开香港已经三年了。 -
诗句如下: ``` 细雨残花昼掩门,结庐人境似荒村。 简斋作客三春过,裴淑知诗一笑温。 南渡饱看新世局,北归难觅旧巢痕。 芳时已被冬郎误,何地能招自古魂。 ``` 译文 1. 细雨残花昼掩门:在细雨中,残花被雨水打湿,显得更加凄凉。我试图通过关闭大门来隔绝外界的纷扰,但依然无法阻挡内心的烦闷和孤独。 2. 结庐人境似荒村:我在人世间筑起一个简陋的居所,却感到如同荒废的村落一般
无题咏张群内阁 舟中怅望梦难寻,绣被焚香夜夜心。 武帝弘规金屋众,文君幽恨凤弦深。 催妆青女羞还却,隔雨红楼冷不禁。 写尽相思千万字,东墙消息费沉吟。 【注释】 1、舟中:船中 2、怅望:惆怅地遥望 3、绣被焚香夜夜心:在绣花被子上焚烧香料,夜里思念着某人 4、武帝:汉武帝刘彻,中国西汉时期的皇帝 5、弘规:宏伟的规划 6、金屋:指豪华富贵人家 7、文君:东汉著名才女卓文君 8、凤弦:琴的一种
丙戌春游英归国舟中作百尺楼船海气寒,凭阑人病怯衣单。 远游空负求医意,归死人嗟行路难。 蚕食光阴春黯澹,龙吟风雨夜迷漫。 人生终古长无谓,干尽瀛波泪未干。 注释: 1. 百尺楼船:形容船只高大壮观如同百尺高楼。海气寒:海上的寒气刺骨。 2. 凭借栏杆(凭阑):站在栏杆上。人病:指船上的乘客感到身体不适。怯衣单:害怕冷而穿着薄弱的衣服。 3. 远游:形容旅途遥远。空负求医意
甲戌年的人日(正月初一)我去谒拜杜工部祠。 新建的祠堂和旧宅都让人伤怀,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我只有借酒浇愁。 千百年来,文人骚客的文章都表达了他们的孤愤之情;新春佳节,万物生长,但人们的万般愁绪也随着生发。 杜甫的命运多舛,真可以说是“风骚薄命”啊,他在乱世中度过余生的希望就是盼望天下太平。 回到自己的住处,我倚着小车就像喝醉了一样,晚霞映照下的江城,哀伤的号角声弥漫在空气中
十年诗用听水斋韵 金谷繁华四散空,但闻啼鸟怨东风。 楼台基坏丛生棘,花木根虚久穴虫。 蝶使几番飞不断,蚁宫何日战方终。 十年孤负春光好,叹息园林旧主翁。 【注释】 金谷:即金谷园,在洛阳西北,晋朝石崇所建。 繁华:指金谷园的繁荣景象。 东风:春风。 楼台基坏:指的是楼台建筑的根基已经毁坏。 丛生棘:长满了荆棘。 根虚:树根空虚。 穴虫:被洞里的小虫子侵蚀。 蝶使:蝴蝶使者,这里借指春天。 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