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只及见残梅,叹息今年特早开。
花事已随浮世改,苔根犹是旧时栽。
名山讲席无儒士,胜地仙家有劫灰。
游览总嫌天宇窄,更揩病眼上高台。

【注释】

纯阳观:位于浙江杭州的道观。

名山:指道教名山,即五台山。

讲席:道士讲经授徒的地方,也泛指道观或寺院。

胜地仙家:意谓道教圣地、仙人居处。

劫灰:佛教语,指佛灭后,一切众生堕入无明中受轮回之苦,称为“三界大劫”。

游览:泛指游赏。

【赏析】

《纯阳观梅花》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通过写纯阳观的梅花,抒发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受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意境清幽,风格简淡,语言清新。

首句“我来只及见残梅”表达了诗人对纯阳观梅花的赞赏之情。他来到纯阳观时,恰逢残梅盛开之时,不禁赞叹不已。次句“叹息今年特早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之情。他感叹今年的春天来得如此之早,梅花竟已早早地盛开了。这两句诗通过对残梅的描绘,展现了纯阳观梅花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三句“花事已随浮世改”,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他看到纯阳观的梅花已经经历了四季更替,而世间万物也在不断变化中,这种变迁让他感到惋惜和无奈。这一诗句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深忧虑和无奈之情。

第四句“苔根犹是旧时栽”表达了诗人对纯阳观梅花坚韧不拔生命力的赞美。他发现虽然纯阳观的梅花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它依然顽强地生长在苔藓的根部,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这一诗句赞美了梅花的品质和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最后两句“名山讲席无儒士,胜地仙家有劫灰”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尊崇和对道教圣地的敬仰之情。他认为纯阳观作为道教名山,应该有儒士在此讲学授徒,但现实并非如此。相反,纯阳观却是道教仙人的居住之地,有着浓厚的道教氛围。这一诗句反映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独特见解和独特审美情趣。

尾联“游览总嫌天宇窄,更揩病眼上高台”,表达了诗人对纯阳观游览的向往之情。他看到这里的山川景色壮丽,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然而,他也明白自己年事已高,视力不佳,难以领略这里的美好风光。因此,他决定登上高台,以更好地欣赏这里的美景。这一诗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也反映了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纯阳观梅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探索。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文化的尊崇和对道教圣地的情感寄托。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