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病目实已死,虽号为人与鬼同。
可笑家人作生日,宛如设祭奠亡翁。

【注释】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五十六岁,即56岁。生日:指人的出生日。三绝:诗中指“病目”、“人与鬼同”、家人为亡者设祭三个内容。

【译文】

我五十六年的生日,真是令人悲哀啊!去年,我已经病入膏肓,眼睛已经瞎了!虽然我自诩是人,可实际上却像鬼一样活着。可笑的是,我的家人为我办生日宴席,好像在为死去的亲人设灵堂祭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自身的经历为引子,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死问题上所展现出的豁达和淡然。

首句“五十六岁生日三绝”,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回顾了自己五十六岁的生日,感叹自己的眼疾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诗人的人生轨迹,从年轻到老年,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波折。

第二句“去年病目实已死”,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当时的困境。诗人自诩为人类,但实际情况却是如同鬼一般的存在。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死亡的无奈。

第三句“虽号为人与鬼同”,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一种调侃和自嘲。尽管人们称呼他为“人”,但实际上他却像是“鬼”。这种自嘲不仅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我的认知,也透露出他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第四句“可笑家人作生日”,则是诗人对家人的讽刺。家人为他庆祝生日,仿佛是在为死去的亲人设灵堂祭拜。这种讽刺不仅揭示了家人对诗人的误解和冷漠,也反映出诗人对家庭亲情的失望和失落。

最后一句“宛如设祭奠亡翁”,是对整个事件的总结。诗人以设祭奠亡翁的方式,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珍视。他意识到生命是短暂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的命运,因此应该珍惜当下的时光,活出真实的自我。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表达哀愁和感慨的作品,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哲学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