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昌天子颇能诗,集选《中州》未肯遗。

阮踽多才原不忝,褚渊迟死更堪悲。

千秋读史心难问,一句收枰胜属谁。

世变无穷东海涸,冤禽公案总传疑。

这首诗是关于汪精卫的,其中包含了对历史事件、人物评价和个人情感的反思。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阜昌天子颇能诗,集选《中州》未肯遗。
  • 诗句解释:“阜昌天子”指的是汪精卫,这里称他为“天子”。汪精卫曾担任伪国民政府主席等职。“颇能诗”表示他的文学才华出众。“集选《中州》”指的是他在任期间所编选的书籍《中州新报》。“未肯遗”意味着他没有将这部作品全部带走或舍弃。
  • 关键词注释: 汪精卫(Wang Jingwei)
  • 赏析:汪精卫在伪国民政府时期有一定的文学贡献,但他的行为也受到了历史的批评。这首诗表达了对其文学才华的认可和对其政治行为的批评。
  1. 阮踽多才原不忝,褚渊迟死更堪悲。
  • 诗句解释:“阮踽”和“褚渊”都是历史上的人物,但在这里可能是为了引出对汪精卫的评价。“多才”形容他们有才华。“原不忝”表示他们没有辜负才能,没有让人失望。“迟死”可能是指他们的生命短暂。“更堪悲”表示他们的结局令人悲伤。
  • 关键词注释: 阮踽(Ruan Ju),褚渊(Chu Yuan-hsiu)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反映了诗人对汪精卫的评价。诗人认为汪精卫虽有才华,但在政治上的表现并不值得称赞。同时,诗人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悲剧结局表示同情。
  1. 千秋读史心难问,一句收枰胜属谁。
  • 诗句解释:“千秋读史”指的是千百年来的历史,“心难问”表示很难理解。“收枰胜属谁”中的“收枰”指的是结束战斗或争论,而“胜属谁”表示胜负难以判断。
  • 关键词注释: 读史(reading history),千秋(a thousand years),弈枰(a board game of chance and skill)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困惑和对历史事件的复杂性的认识。它暗示了历史的解读充满了争议和不确定性,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1. 世变无穷东海涸,冤禽公案总传疑。
  • 诗句解释:“世变无穷”表示世界的变化无穷无尽。“东海涸”指的是东海干涸,比喻世界的动荡不安。“冤禽公案总传疑”中的“冤禽”指的是被冤枉的人,“公案”指案件或事件,“总传疑”表示所有的疑问都围绕着这个案件。
  • 关键词注释: 世变(world change),东海涸(drained sea),冤禽(guilted bird)
  •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世界不断变化和动荡的担忧以及对某个特定事件(如汪精卫事件)的疑虑和不确定性。它强调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对正义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