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耒,全诗如下: 和解生中秋月 不为人间意,居然节物清。 银堂通夜白,金饼隔林明。 醉客尊前倒,栖乌露下惊。 悲欢今古事,寂寂堕荒城。 注释: - 《和解生中秋月》是张耒的诗作,描写了中秋夜晚的景色和感受。 - “不为人间意”表示与世俗的烦恼无关,只享受这个节日的美好。 - “居然节物清”表示中秋节的月亮非常清晰明亮,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银堂通夜白
【注释】 黎生:指诗人,即李涉。下第:科举考试失败。还乡:归家时。人云之子贤:别人说你儿子很贤明。文采出巴川:文采来自巴川,即四川一带。失意声名在:因失意而名声还在。还爱岁月迁:还喜欢年华的流逝。离怀:离别的情怀。春色里:春天景色里。归路夕阳边:回家的路上,太阳西斜了。青箱学:指藏书,借代学问或学识。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失意归来后心情的作品
注释: 1. 庙貌空山里:庙的外貌在空寂的山中。庙貌,指庙宇。 2. 垣颓入径斜:墙壁倒塌,倾斜进入小路。 3. 尚应名竹素:可能还应该种植竹子作为祭品。 4. 不复祭牲豭:不再祭祀用牲畜作为祭品。 5. 木暗鸮呼鬼:树荫暗淡,猫头鹰叫声吓人。 6. 庭荒雀啅蛇:庭院荒芜,麻雀聒噪,蛇出没不定。 7. 有灵从寂寞:神灵在寂寞中存在。 8. 慎勿学凶邪:千万不要模仿邪恶的行为。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典故、把握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诗歌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八月银河好”中的“八月”指仲秋时节,此时正是一年中银河最为明亮的时候。“银河”即银河系。“天高夜自明”一句的意思是:天穹高远,银河清晰,夜晚自然光明。这两句写月朗星稀的夜空,为下文描写楼阁夜景作铺垫。 “楼台通迥意”,是说登上高楼,可以眺望远方
兴庆池 余润涨龙渠,疏溜连清浐。 助晓远昏山,浮秋明刮眼。 渔归别浦闲,雁下沧波晚。 岸北有高台,离魂荡无限。 译文: 兴庆池的余润已经涨满了龙渠,清澈的流水与清浐相连。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远处的山峦,傍晚的余晖洒在水面上。 渔人在黄昏时分离开岸边去捕鱼,傍晚的雁阵划过平静的湖面,增添了几分宁静。 岸边有一座高高的塔台,那是离人眺望的地方,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赏析:
静胜堂夏日呈王尉 虚堂吏事稀,吟卧欲忘机。 窗静蜂迷出,帘轻燕误飞。 烦心倾晚簟,倦体快风衣。 更想霜云外,同君看翠微。 译文: 在静胜堂夏日中呈现给王尉 空旷的官署里公务不多,我正悠闲地吟诵 想要忘记世俗的纷扰和算计 窗外安静到连蜜蜂都想出去寻找出路 帘子轻轻飘动,燕子也不小心飞了出去 心里烦乱时只能依靠晚上的竹席来平复心情, 身体疲倦时只想享受清风拂过的感觉 更想在霜雪般的白云之外
《水调歌头·沧浪亭》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泛舟太湖之胜,下片抒壮志未酬之叹。全词借景抒情,以景托情,情景交融,意境清旷,气势豪迈,笔力遒劲,风格俊爽。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注释】: 1. 潇洒:超然洒脱的样子。 2. 太湖:指今江苏省太湖。 3. 洞庭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洞庭湖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春天写的。诗的开头两句“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描写了诗人在淮中地区傍晚停靠船头时的景色和心情。 - “淮中”:指淮河中游一带。 - “犊头”:古地名,今安徽省怀宁县东南。 - “春阴”:春天里阴沉的天气。 - “垂”:下垂,覆盖。 - “野草”:野外的草。 - “青青”:青翠茂盛的样子。 - “幽花”
夏意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 深深的别院,清凉的夏簟(竹席)显得格外清新。院子里石榴花开得正艳,透过纱帘洒满了地面。阳光照在地面上,炎热难耐,仿佛是中午时分一样。我刚刚醒来,耳边传来了流莺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别院深深”和“石榴开遍”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夏日庭院的宁静与美丽
沧浪亭记 唉!人本来就是动物啊。情感横溢在内心,性情潜藏于胸中,必须寄托于外物才能发泄出来。寄居久了就会沉溺其中,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不是战胜了这种情性而改易它,那么悲伤就难以排解。惟有当官的人沉迷于世俗事务是最为严重的。古代的才哲之人,一旦有失误而丧命的多了。这些人并不知道克制情性的方法。我已经罢官而获得了这个境地,我安于冲旷淡泊的生活,不随众人奔走,因此又能洞察到内外得失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