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福娥
这首诗是陆游在暮春时写给姑母、陆夫人的。全诗共八句,每句话都有注释,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庭砌萧疏细草匀,韶华病起惜残春。 - 庭砌:庭院中的地面。 - 萧疏:形容草木稀疏,无生机。 - 细草匀:细小的草叶均匀分布。 - 韶华:美好的青春时光。 - 病起:因病而起。 - 惜残春:珍惜春天的剩余时光。 - 译文:庭院中的草地稀疏,小草均匀分布,美好的青春时光已经逝去。 - 赏析
春霁偶成 微日初开凉气清,强扶病起怯徐行。 阶前嫩草笼烟睡,帘外新花带雨迎。 云淡晴光浮碧缀,风摇叶色半窗明。 炉香茗汁时相得,频听黄鹂树底声。 注释 - 微日初开凉气清:微薄的阳光刚刚露出(初出),凉爽的气息清新宜人。 - 强扶病起怯徐行:勉强支撑着身体起床(病后虚弱),步履显得缓慢而胆怯。 - 阶前嫩草笼烟睡:阶前嫩绿色的小草仿佛在烟雾中沉睡(笼烟)。 - 帘外新花带雨迎
诗句解析: 1. “晓起日犹赤”:这句描绘了清晨时分,阳光依旧明亮。 - 注释:晓起表示早晨醒来。 2. “云低雨骤来”:描述云层低垂,雨水迅速倾盆而下。 - 注释:低低的云和急迫的雨声,形容雨势大且突然。 3. “枯池重积水”:指池塘因干旱而再次积水。 - 注释:说明旱季已过,水源恢复,池塘水位上升。 4. “老石更生苔”:表明石头表面长出了苔藓。 - 注释:苔藓是植物的一部分
解析: 诗句逐一释义: 1. "人日病卧" - 指的是在春节后的日子里因疾病卧床不起。人日通常指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这里可能暗示疾病与节日后的休息有关。 2. "晴光转处尽知春" - 表示尽管天气阴沉,但阳光出现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尽管有不适,但仍能感受到季节变化的喜悦。 3. "多病依然此一身" - 强调自己虽然身体多病,但仍然坚持生活在这个身体上。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执着和乐观态度
【解析】 “日暖”二句,写诗人闲居无事,春光明媚,庭院里长满了草,草色青青。“伤春”一句,写自己独自在绮窗之下伴着茶铛喝茶,感到有些伤感。第三联写诗人想象出一幅秦楼画卷。“咏絮”,典出南朝宋人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谢道韫的故事,她小时候常在雪地中玩耍,有次与叔父刘裕一起看雪景,谢道韫指着飘落的柳絮说:“这柳絮因随风起舞而轻,就像我咏诗时吐露出的言辞一样。”第四联是说,睡梦中花香四溢,蝴蝶翩翩起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及赏析语言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从如下几个步骤着手: (1)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借助意象体会意境; (2)分析诗中的炼字,这要求考生不仅要读懂诗句更要懂得诗人写这些句子的用心,并注意一些关键字词的双关义和象征义等。比如“披檐”“绕砌”等,都写出了雪珠的特点,而“明珠”则暗示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3)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
【注释】 漫兴:随意吟咏的诗。却怪:却以为奇怪。天易晚:容易变暗,即黄昏。 【赏析】 此诗首句写景,后三句抒情。首句描写深闺女子起床时的景象,二、三两句是写她对时间变化的感受。全诗意境幽静,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风吹满树叶萧萧”,风声和树声相互交融,构成一种清丽悠扬的音调。“睡起珠帘影动摇”,睡眼惺忪,帘幕摇曳,似乎连那飘荡的落叶也为之动情,似乎连那轻摆的柳枝也为之心动。这两句以景衬情
注释: 何处堪惆怅,红残雨后春。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何处堪惆怅,红残雨后春。这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惆怅之情。 一双衣袖湿,知是折花人。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双衣袖湿透,知道是折花的人。这两句诗人通过写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出对别人的同情和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五言绝句。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含蓄,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自己遭遇的感慨。
注释: - 早春见梅:早春时节看到梅花。 - 未办探花屐:没有准备好去赏花的鞋子(探花,指科举考试中探花者,即状元)。 - 前窗晓忽开:早上窗户突然打开(晓,早晨)。 - 春风不相待:春风不会等待我们(不相待,不等人)。 - 飞送暗香来:风把梅花的香味吹送来(飞送,形容梅花被风吹动的样子,暗香,指梅花的香气很淡,不易察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景象的诗。诗人通过观察早春的景色
注释:桂子在中秋时节飘落,朱红色的门户正对着邻居的门户。她的面容如同春天盛开的花朵,人仿佛从月亮中走来。 赏析:这首诗以“戏赠邻女”为题,通过描写邻女的美貌与才情,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美丽女子的赞美和倾慕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形象生动、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