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
【注释】 史官:古代掌管史书编纂的官吏,也指史书。 直:正直;正大光明。 职方:古代掌管地理、方向的官吏。 横:交错。 【赏析】 《幽梦影·卷一·九十二》是清代文学家张潮创作的一篇散文,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文章开头引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关于史官与职方的对比,另一个是关于天地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两个典故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史官所纪者,直世界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月下听禅,旨趣益远 译文:在月光下聆听禅宗教义,其深意和宗旨愈加深远。 注释:月下,即晚上的月亮之下,通常指一个宁静的环境。禅(chán),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悟性。旨趣,即主旨或意图。益远,更加遥远、更加深远。这里表达了在安静的环境下,通过聆听禅宗教义,使人对佛教的理解更加深刻,其精神内涵和人生追求也更加广阔。 2. 月下说剑,肝胆益真 译文
幽梦影 · 卷一 · 九十 抄写之笔墨,不必过求其佳,若施之缣素,则不可不求其佳;诵读之书籍,不必过求其备,若以供稽考,则不可不求其备;游历之山水,不必过求其妙,若因之卜居,则不可不求其妙。 【注释】①幽:幽雅。②九十:即《幽梦影》的第九篇。③缣(jiān)素:古代丝织品,此处指纸张。④卜居:选择住宅或居住地。⑤妙:美好、美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生活的态度。他认为
幽梦影·卷一·九十一 《幽梦影》的作者陈绎曾,字起西,号遁庵,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学识渊博,尤其精于考证和辨伪。他的这种严谨学风对清代考据学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非圣贤,安能无所不知?”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使再聪明,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知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也是谦虚谨慎的态度。 “只知其一
何谓善人?无损于世者,则谓之善人。 注释:什么是好人?对世界没有损害的人,就是好人。 何谓恶人?有害于世者,则谓之恶人。 注释:什么是坏人?对世界有损害的人,就是坏人。 译文: 好人和坏人的定义是什么? 好人就是那些不会给世界带来任何负面影响的人。 坏人就是那些会给世界带来负面影响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善恶的诗歌。作者通过简单的定义,告诉我们什么是好人和坏人,以及为什么他们是好人或坏人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 地上者,妙在邱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 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注释: 有地上的山水,有画上的山水,有梦中的山水,有心中(胸中)的山水。 地上的山和水,美妙之处在于山丘沟壑的深远幽深; 画上的山和水,美妙之处在于用笔触描绘出栩栩如生的山水; 梦中的山和水,美妙之处在于景象变幻无穷; 心中(胸中)的山和水
【注释】 卷一:是《幽梦影》中的一卷。二氏:指佛教、道教。袭夫大养济院:宋范仲淹创立的大中安国寺,后为范仲淹女婿苏颂改建为大养济院,救济贫苦百姓,并收留僧道。陈言:旧话、老生常谈。名山胜景:有名的山峰和风景名胜地。褰裳就之:提起衣服到那里去。五大夫真:泛指地方长官或贵族。邱壑:指山水。深奥深远的山谷沟壑。邱壑深邃:意谓山川深邃曲折。露宿:在野外露天过夜。禁:禁止。甲之所有:指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一日之计,种蕉; 一日,即一天的打算,种植香蕉。 一年之计,种竹; 一年,一年的计划,种植竹子。 十年之计,种柳; 十年,十年的计划,种植柳树。 百年之计,种松; 百年,一百年的计划,种植松树。 译文: 一天的打算,种植香蕉; 一个月的打算,种植竹子; 一年的打算,种植柳树; 十年的打算,种植松树。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生活规划的诗歌。诗人通过种植不同的植物来表达自己对生活不同阶段的看法和期待
春雨:春季的雨水适合读书,因为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思考和学习的最佳时节。 夏雨:夏季的雨水适合下棋,因为夏季气候炎热,需要通过围棋或象棋等活动来调节身心,同时也能锻炼思维能力。 秋雨:秋季的雨水适合整理收藏,因为秋季天气转凉,万物丰收,是收集书籍、整理收藏的好时机。 冬雨:冬季的雨水适合饮酒,因为冬季寒冷,人们容易感到寂寞和压抑,通过饮酒来解闷消愁,同时也是享受美食的时刻。 译文:
【译文】 诗文的风格,得秋天的气韵为佳;词曲的风格,得春天的气韵为佳。 【注释】 八十九:诗篇目录。“卷一”即第一卷。八十九,是卷数。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认为诗文与词曲风格各有所长的观点:“诗文之体,得秋气为佳”,意谓诗文的风格应得秋天的气象;“词曲之体,得春气为佳”,意谓词曲的风格应得春天的生机。秋天和春天分别代表了诗文和词曲各自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