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
【注释】 “梅边”二句:意谓梅树旁边,宜置古拙之石;松下,指松树林旁,宜置质朴之石;竹旁,指竹子旁边,宜置瘦削之石。梅竹松,都是中国画中常用来象征高洁品格的题材。 “盆内”句:意谓盆中,宜置小巧玲珑之石。 【译文】 梅旁之石,宜置古拙之石;松旁之石,宜置质朴之石;竹旁之石,宜置瘦削之石;盆内之石,宜置小巧玲珑之石。 【赏析】 此诗是作者论石的一组小品。作者在《幽梦影》卷一·八十一中说
【注释】 厌: 讨厌、厌恶。催租之败意: 催讨租税,使人产生厌恶之情。 亟: 赶快,赶紧。老衲: 佛教中对和尚的称呼。 谈禅: 谈论佛法。 布施: 施舍财物给别人,以换取功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农民和和尚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诗人通过对农民和和尚的不同境遇的描述,揭示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选择。
律己宜带秋气,处事宜带春气。 译文:要求自己,应当像萧瑟的秋风一样;为人处世,应当像和煦的春风一样。 指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而一个自律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注释】 幽梦影·卷一·八十四:幽梦影是清代文人沈谦创作的散文诗集,共二十卷。此篇为其中的一首,作者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他在各种环境下听琴、吹箫的意境,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觉耳中别有不同”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独到领悟,认为在不同的环境中,听到的声音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译文】 松树下听琴声,月下听箫声,涧边听瀑布声,山中听梵呗声,感觉耳朵中有不同的声音。 【赏析】
诗句原文: 由戒得定,由定得慧,勉强渐近,自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清虚有何渣滓? 译文: 通过修行戒律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智慧,通过内心的平静和智慧,逐渐接近道的境界。当内心达到自然的状态时,就能将精气凝聚在一起,最终化成精神,使心灵清澈无尘。 注释: - 由戒得定:通过遵守戒律来获得内心的平和与稳定。 - 由定得慧:内心的平静与稳定是智慧产生的基础。 - 勉强渐近:通过逐步的努力
【注释】 “即城市之内,与夫四达之衢”,意思是:在城市里面,有这样一类人。 “亦不可少此一种”,意思是:这种地方也是少不了的。 “客”字指旅客;“做”通“作”,“居停”指停留的地方,这里指旅馆、客栈。 “长途可以稍憩”,“憩”同“憩”,休息。 “夏之茗”(夏季饮茶),“冬之姜汤”(冬天喝姜汤)。 “复”同“覆”,又。 “济役夫负戴之困”,“役夫”指服役的人,“负戴”指背负和顶托重物,“苦辛”。
【注释】 善:喜欢。精:精致,精细。业:专习、从事。楸枰:棋盘。备:具备。 【赏析】 此诗是作者自勉语,告诫人不能不精通一门技艺。首句“虽不善书”,是说虽然不善书法,却不可不精通;次句“而笔砚不可不精”,是说即使不喜欢读书,但笔墨纸砚不可不精。第三句“虽不业医”,是说虽然不学医术,却不可不保存医书;第四句“而验方不可不存”,是说即使不从事医学实践,但必须保存医家的经验方剂,以便随时参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作者思想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此诗为《幽梦影》中“人生一梦”的一段论述,作者以“全福”为话题,从生、死两方面论述了人应如何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前四句写人的一生应如何度过:生于太平盛世,居住在风景如画的湖山郡,在官位上清静,家庭富裕
【注释】 戒酒:指不要饮酒成癖。 得趣:得到乐趣。 【赏析】 此诗写人不拘小节,随遇而安,不受俗礼束缚,自得其乐。首句说不必戒酒,但须戒俗;次句说不必通文,但须得趣。两句一正一反,语意相反相成,耐人寻味。作者认为,方外之人不必拘泥于世俗礼法,但须戒酒、戒俗以保持清白之身;红裙之人不必深谙文墨,但须得趣以保持雅致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幽梦影》。全诗分为三部分,每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风格。 第一部分:“积画以成字,积字以成句,积句以成篇,为之文。” 这部分的意思是说,通过积累各种元素(如画、字、句等),最终形成一篇文章。这里强调了文学创作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素材和技巧。 第二部分:“文体日增,至八股而遂止。” 这部分的意思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章的风格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