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这首诗是诗人在岁暮时节,感慨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化。 首句“拟学坡公馈岁诗”,意思是诗人模仿苏东坡(坡公)的《和子由除夜见寄》中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苏东坡的诗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诗人则希望自己能够像苏东坡一样,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 第二句“花笺何处寄相思?”,这里的“花笺”指的是精美的书信,“相思”则是指深深的思念之情
岁暮杂感十首 芒鞋镇日踏春还,残腊将更却等闲。 三百六旬同逝水,四平涂里说家山。 缁尘已自沾京雒,羌笛何须怨玉关。 为报南来新雁到,故乡消息在云间。 注释: (1)芒鞋:用草或竹编成的鞋子,没有花纹。 (2)镇日:整天。 (3)残腊:旧历十二月。 (4)四平涂:指四方平坦的地方,这里指家乡。 (5)缁(zī)尘:僧人所穿的黑色布衣,因染上灰尘而变黑。京洛:洛阳,古代的首都所在地。 (6)羌笛
【注释】 1. 纷纷:众多的样子。 2. 岁暮:年尾,年终。杂感:各种感触。 3. 西舍东家底事忙?:西舍与东家都忙着什么事呢?西舍,西边的邻居。东家,东边的邻居,指朋友。底事,什么事情,什么事。 4. 十二万年都小劫:十二年为一劫,小劫即短暂的劫数,比喻人生如梦,转瞬即逝。 5. 胡蝶梦魂又一场:胡蝶梦,指梦中所见之景。魂,灵魂。又一场,又一次。 6. 少昊:神话中的鸟王,这里指代皇帝
诗句解释 1 岁暮杂感十首: 这是一组表达诗人在年末时节所感慨的诗歌。"岁暮"指的是年末,"杂感"表明这是一系列混合了各种情感和思考的诗歌。 2. 为臧为否两蹉跎: "为臧"可能意味着是否选择某个行为或决策,而"为否"则是对这种选择的否定。"两蹉跎"表达了犹豫和不确定的状态,即在这两者之间徘徊不决。 3. 搔首乾坤踏踏歌: 这里的“搔首”形象描绘了诗人在沉思时的动作,可能是在寻找答案或解决之道
岁暮杂感十首 去年此际赋长征,豪气思屠大海鲸。 湖上三更邀月饮,天边万岭挟舟行。 竟将云梦吞如芥,求信君山刬不平。 偏是东皇来去易,又吹草绿满蓬瀛。 注释: - 去年此时我写诗表达对远征的向往,豪情壮志想像吞噬大海的鲸鱼一样强大。 - 我曾在湖上与月亮共饮,看着天边的万岭伴随着船行驶。 - 最终将云梦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境)看作微不足道,试图在君山岛上削平不平整的地方。 -
【注释】 岁暮杂感(zhào gǎn):指作者因岁月流逝而产生的各种感慨。杂:众多而杂乱。杂感,即多种感受或感想。 高嵋山:在今四川峨眉县,山上多松柏树,故称。 斗物华:比万物更显美好。 老柏有情还忆我:柏树老了,依然有感情。 天桃无语自开花:桃花不说什么,但自己就开了花。 南国思红豆:红豆是南方的特产,思念故乡的人常以红豆为念。 西风院碧纱:指女子的闺房。 最是故园难忘处
岁暮杂感十首 莽莽寒山匝四围,眼穿望不到庭闱。 絮漂江浦无人管,草绿湖南有梦归。 乡思怕听残漏转,逸情欲逐乱云飞。 敬从九烈神君诉,游子于今要换衣。 译文: 莽莽苍苍的群山环绕四周,我的眼睛都快看穿了却还看不到自己的庭院。 柳絮漂浮在江边无人打扫,草木茂盛生长在湖南却让我有回到家乡的梦想。 乡愁害怕听到更残漏声,放纵的心情想要追逐飘动的云彩。 恭敬地向九位忠烈的神灵诉说衷肠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无端绕室思茫茫” —— 没有原因地围绕屋子思念,感到迷茫和困惑。 - 关键词:无端(无缘无故)、绕室(环绕着屋子)、思(思考)、茫茫(茫然) 2. “明月当天万瓦霜” —— 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屋顶,万瓦上覆盖了一层霜。 - 关键词:明月(明亮的月亮)、当天(直接照射)、万瓦(无数的瓦)、霜(霜冻) 3. “可惜良宵空兀坐” —— 遗憾的是美好的夜晚白白地坐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关键信息“汝今归去复何似”,明确诗人表达的情感,再结合注释、重点词句分析理解。 首联“忆弟二首”是《寄江州李十七员外》的标题,“襄水”即长江。诗人回忆自己当初离家时的情景:在江边与弟弟分别,乘舟东下,夜半忽闻狂风大作,春雷滚滚,如闻天帝震怒之声。此时诗人内心十分恐惧,因想起弟弟年幼,更感不安;同时,也想到自己当年离家远游,不知何日能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 薇阁藤厅淡淡红,多君翔步五云中。 注释:薇阁,指小官署或书斋;藤厅,形容简陋的厅堂。淡淡,不浓重。多君,指何廉昉。翔步,比喻仕途得意。五云中,比喻高官显位。 译文:薇阁藤厅(简陋的书斋)淡淡的红色,你如同凤凰一样在官场上飞升。 2. 良缘彩凤双飞翼,慧业灵犀一点通。 注释:良缘,美好的缘分或姻缘。彩凤,美丽的凤凰